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表示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        c(填“>”、“<”或“=”)。(2)t2℃

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表示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        c(填“>”、“<”或“=”)。(2)t2℃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        c(填“>”、“<”或“=”)。
(2)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3)t2℃时,50 g b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答案
 ⑴ =    ⑵ b>a>c (或c<a<b)     ⑶75g
解析

试题分析:(1)t1℃时b、c两曲线相交,纵坐标相等,所以t1℃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根据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定义,饱和溶液的溶解度S和质量分数W有如下关系式:,所以温度相等时,对于饱和溶液,溶解度大的质量分数就大,为b>a>c;(3)t2℃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根据定义也就是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b物质形成饱和溶液,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25g形成75g饱和溶液。
点评:溶解度曲线类型的题目属于中考必考点知识点,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注意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要看懂曲线的意义再做题。
举一反三
夏天,实验员在实验室里配制了一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并密封放置,到了冬天发现瓶底有大量的晶体析出。这是因为    
A.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B.变成了不饱和溶液
C.温度下降,硝酸钾溶解度减小D.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成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右图所示,在盛冷水烧杯中放入甲 、乙两支试管(试管中都有未溶解的该溶液的溶质),若使甲试管中晶体减少,乙试管中晶体增加,需向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
A.氯化钠B.氢氧化钠
C.冰块D.硝酸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在家庭中煮开水,给冷水加热时,在沸腾前水中就出现气泡。原因是由于                                                              
(2)打开可乐瓶盖立即有气泡冒出,因为                             
(3)在20℃时,硝酸钠固体的溶解度是a g,在该温度下它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为     
(2)20℃时,向100 g水中加入36 g氯化铵,充分溶解后得到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20℃时,向100 g水中加入50 g氯化钠,若使氯化钠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4)有一杯80℃的KNO3不饱和溶液(如图A,水为100 g),经过如下图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水分的蒸发忽略不计)。

① C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g。
② 有关三个烧杯中溶液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B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在变化过程中,溶解度一定发生改变
c.由60℃降温至50℃时溶液质量有可能减少
d.A到B的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溶质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