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苏无锡,23题)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B.t2℃时,

(2011年江苏无锡,23题)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B.t2℃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1年江苏无锡,23题)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3℃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成不饱和溶液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答案
B
解析
A、从t1℃向上做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面的溶解度就大,所以t1℃时它们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A<B<C,故A说法正确;
B、由于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本题没说溶液是否饱和,所以不能确定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故B说法错误;
C、t3℃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解度变大,不会析出晶体,所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C说法正确;
D、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由不饱和状态变为饱和状态,由图示可知物质的温度没变,所以可以恒温蒸发溶剂,或加入溶质的方法,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举一反三
(2011年甘肃兰州,19题)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升高温度能使乙物质得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在t1℃时M点表示甲乙两物质得溶解度相等
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得不饱和溶液
D.在t1℃,50克水可以溶解25克甲物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山东德州,5题)右图为固体物质X、Y的溶解度曲线。在温度为t2℃时分别把质量为a g的X、Y放入100 g水中,下表为对溶液状态的判断以及使不饱和溶液达到饱和采取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状态
措施
A
X为饱和溶液,Y为不饱和溶液
给Y溶液加热蒸发适量的水
B
X为不饱和溶液,Y为饱和溶液
向X溶液加入固体X至有晶体残留
C
X、Y都是饱和溶液。
 
D
X、Y都是不饱和溶液。
把X溶液温度降低至t1℃,给Y溶液加热蒸发适量的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江苏南京,15题)右图为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a的溶解度最大
B a浓的溶液中含有少量的b ,通常采用加热浓缩后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a晶

C 20℃ 时,a.b.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D、10 ℃时分别取等质量的溶剂配成的b.c饱和溶液,再加热到70℃,若两溶液仍保持饱和状态,最多还能溶解b的质量小于析出c的质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浙江宁波,23题)如图所示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A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溶解度;
(2)20℃时,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A溶液100g,需要A       g,配制时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附砝码)、100mL量筒、滴管、烧杯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山东滨州,21题)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当温度为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    “<”或“=”)氯化钠的溶解度。
(2)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用         法提纯硝酸钾。
(3)硝酸钾、氯化钠都属于         (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