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滨州,21题)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1)当温度为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    “<

(2011年山东滨州,21题)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1)当温度为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    “<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1年山东滨州,21题)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当温度为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    “<”或“=”)氯化钠的溶解度。
(2)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用         法提纯硝酸钾。
(3)硝酸钾、氯化钠都属于         (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答案
(1)>     (2)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3)易溶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比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③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判断物质的溶解性,
(1)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故答案为:>,
(2)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硝酸钾的目的,故答案为:降温结晶,
(3)由于在两物质在20℃的溶解度都大于10g,故答案为:易溶。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
举一反三
(2011年广东广州,22题)一些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70’C时,在l00g水中加入ll0g硝酸钾固体,所形成的溶液是______溶液(“饱和”或“不饱和”)。  
(2)将上述溶液降温到l0℃时,析出的晶体质量是________g。
(3)工业上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己达到饱和)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
①析出的晶体中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
②关于剩余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只含氯化钠,不含硝酸钾,且氯化钠达到饱和
B.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只有氯化钠达到饱和
C.含有氯化钠,叉含有硝酸钾,且两者都达到饱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浙江湖州,26题)室温下(20℃),往装有100毫升水的烧杯中就爱如1克熟石灰,充分搅拌,底部仍有较多熟石灰。实验后同学们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一: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为室温下的熟石灰饱和溶液;
结论二:在室温下,熟石灰的溶解度小于1克;
(1)以上结论正确的是     
(2)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该溶液中,能观察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重庆綦江,20题)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30℃时,丙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2)5℃时,取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各20g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能够饱和的是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溶液。又将三个烧杯中的混合物温度都升高到30℃,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湖北武汉,31题)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
 0
2、0
4、5
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 _   (填序号)。
①升温 ②降温 ③加溶质M④加水 ⑤加另一种固体N⑥恒温蒸发水 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
(3)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山东泰安,26题)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当温度为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可采用         法(填“降温结晶”、“蒸发结晶”或“过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