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1)在______℃时,A、B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在高于20℃时,物质的溶解度A______B(填<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1)在______℃时,A、B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在高于20℃时,物质的溶解度A______B(填<

题型:江西难度:来源: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在______℃时,A、B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在高于20℃时,物质的溶解度A______B(填<、=、>).
(3)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______法提纯A.
(4)t℃时把一定量A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掉10克水,可得到A晶体(不含结晶水)a克,则t℃时A的溶解度为______.魔方格
答案
(1)由于在2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答案为:20
(2)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在高于20℃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故答案为:>
(3)由于A和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应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来提纯混有少量B的A,故答案为:降温结晶
(4)根据题意可知,这析出的ag晶体若溶解在这10g水中应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100g水中最多溶解10agA物质,故答案为:10ag
举一反三
2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2.5gM物质;30℃时,80g水中最多溶解4.0gN物质,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比较是(  )
A.M>NB.M<NC.M=ND.无法比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t0C时的硝酸钾溶液200克,蒸发20克水后,析出晶体8克,又蒸发20克水后析出12克,则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
A.60克B.50克C.40克D.100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在______℃时,Y与Z溶解度相等.
(3)t3℃时,X,Y,Z的饱和溶液各Wg,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
(4)要从含X,Y,Z的混合物中分离出Z,最好采用______.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如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液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2)温度高于t℃时,将等质量a、b的饱和溶液同时从相同的温度降至t℃,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b(填大于、等于、小于);
(3)一定温度时,将接近饱和的a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若要求溶液的质量不发生改变,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若要求溶液的温度不改变,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探究题: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使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完成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因素1:溶质的种类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
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3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NaC1、KNO3、Ca(OH)2TK 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少量NaC1未溶,试管②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③中有多量Ca(OH)2未溶.
实验结论:在_____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固体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因素2:温度(以KNO3为例)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_.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KNO3
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3支试管中,再各加入5Gkno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40℃,将试管③加热并保持在6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多量KNO3未溶,试管②中有少量KNO3未溶,试管③中KNO3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KNO3)在水里的溶解度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