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同学们在学习Ca(OH)2的化学性质时,对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

(7分)同学们在学习Ca(OH)2的化学性质时,对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7分)同学们在学习Ca(OH)2的化学性质时,对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溶液呈中性。
【查阅资料】:①Ca(NO3)2溶液呈中性。   ②Ca(NO3)2 +Na2CO3= CaCO3↓+2NaNO3
【猜想假设】:甲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    乙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  Ca(OH)2
丙同学认为:含有NaOH  Ca(OH)2  Na2CO3; 你认为可能含有                       
【分析讨论】:丁同学认为     同学的猜想肯定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实验设计】: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
                           
 
                           
猜想正确
甲同学也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正确
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答案
【分析讨论】:丙     Ca(OH)2与Na2CO3不能共存。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
加入足量Ca(NO3)2溶液或氯化钙溶液,再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酚酞后溶液变为红色                          
猜想正确
不正确。滴加少量的稀盐酸,如果氢氧化钠还没有反应完,盐酸就不可能与碳酸钠反应,也就不可能产生气泡。
【反思拓展】:反应物是否过量或不足。
解析

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存在过量问题,若恰好完全反应那反应后的溶液中只含有氢氧化钠;若氢氧化钙过量,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若碳酸钠过量,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由于碳酸钠与氢氧化钙不能共存,故丙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要证明含有碳酸钠,则可利用碳酸钠的性质加入硝酸钙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碳酸钠;加入的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若滴加少量的稀盐酸,如果氢氧化钠还没有反应完,盐酸就不可能与碳酸钠反应,也就不可能产生气泡,故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不正确;
举一反三
(11分)某校学生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实验探究.【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样,然后各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A中          
B中         
C中          
A中的物质是食盐水
B中的物质是稀盐酸
C中的物质是澄清石灰水
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发现问题】如何处理上述废液才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思考与分析】应先对废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后制定方案.
【实验与探究】
(1)该同学将所有废液倒入洁净烧杯中,静置后得到上层清液.
(2)取少量清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中性),出现白色沉淀,静置后向溶液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现象说明甲同学所得上层清液中一定含
                    ,一定没有                      。(填物质名称)
【方法和应用】以上探究的结论启示我们,处理上述废液的正确方法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Ca(OH)2溶液的pH       (填“>”、“=”或“<”)7。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③操作a的名称是           。步骤④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Na2CO3           
(3)若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下图实验装置是模拟炼铁的实验。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分解产生CO。E是利用得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铁。

(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草酸分解化学方程式:H2C2O4         H2O+CO2↑+CO↑)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C装置无明显现象,C装置的作用是                (11)       
②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③F装置的作用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已知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某学生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
步骤1: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 mL,振荡后静置。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其他均呈无色。
步骤2:继续向盛放B、C、D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只有D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变化。
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1中“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该学生预测的“只有一支试管中有固体存在,其他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                             
②四种白色粉末只能部分被鉴别出来,分别是                            (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③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方案中,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再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
B.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几滴酚酞溶液,再不断滴入稀盐酸
C.用pH试纸测氢氧化钠溶液pH,再滴加稀盐酸,pH逐渐降低,最终小于7
D.向装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