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包黑色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黑粉中只

有一包黑色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黑粉中只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有一包黑色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黑粉中只有碳粉不溶解于稀盐酸。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完所有情况)。请你完成下表。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只含C
②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蓝色,无气泡
 
             
③有黑色不溶物,有气泡逸出,溶液呈浅绿色
含C、Fe
(2)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C、CuO的混合物。为了进一步探究C、CuO的性质,他们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此粉末敞口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     色。
【实验二】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碳完全反应),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请回答:①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②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溶质是       (写化学式);③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固体不溶解,无气泡,溶液颜色无变化
 
 
含C和CuO
 
 
【实验一】无      蓝
【实验二】有    H2SO4      2CuO+C2Cu+CO2↑   CuO+ H2SO4=CuSO4+H2O
解析

试题分析:氧化铜能与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铁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碳不能与酸反应。根据三种物质的性质,若只含有碳,那么固体不溶解,无气泡,溶液颜色无变化;若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蓝色,无气泡说明含有碳和氧化铜;若有黑色不溶物,有气泡逸出,溶液呈浅绿色,那么含有碳和铁;若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成蓝色,无气泡产生那么只含有氧化铜。
【实验一】:因为碳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将此粉末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后,剩余的固体是氧化铜,它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实验二】:①因为碳单质具有还原性,可以将氧化铜还原为红色的铜,所以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热后,剩余的固体是Cu,而Cu不与稀硫酸反应;
②若静置后溶液无色,则说明氧化铜被全部还原,则溶质为硫酸;
③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则说明还存在着氧化铜,故发生的反应为:氧化铜与碳,及氧化铜和硫酸的反应。
举一反三
(9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对固体猜想】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如下方案探究:

(1)操作①除了用烧杯外,还用到的仪器是          ,它在操作①的作用是             
(2)甲同学加入的A溶液是盐酸,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       (填“已经”或“没有”)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乙同学加入的A溶液是澄清石灰水,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氢氧化钠。
(4)丙同学加入的A是氯化钙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b无色酚酞不变红色,则猜想  成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从2013年开始,学生实验操作成绩计入中考,某校进行实验考查,给出以下三个考题:①粗盐提纯;②二氧化碳的制取;③氧气的制取。考查规定由学生抽签确定考题。

Ⅰ. 甲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上图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
(1)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甲同学抽到的考题是         (填序号);实验前甲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药品,该药品是     ;写出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下图是甲同学实验时的主要步骤,其中装置有误的是 填字母标号),改正的方法是         

(3)当观察到                          现象时,甲同学可以开始b操作。
Ⅱ.乙同学抽签后,监考老师告诉他: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乙同学思考后按以下流程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是        ;加入的试剂A是          
(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入试剂B后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
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 实验员老师告诉大家,该液体只能是硫酸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和蒸馏水中的一种。

(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能是蒸馏水,理由是          
(2)为确定该液体成分,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没有沉淀产生。
该液体不是硫酸钠溶液。
 
 
该液体是氯化钠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燃烧的木条即可把N2、O2和CO2区别开来
B.按溶解、过滤、洗涤、蒸发结晶的操作顺序,可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测定某溶液pH的操作是: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再取出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可断定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铜锈(俗称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那么,铜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呢?为此,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假设】铜生锈是铜与氧气、                     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计方案】为验证假设,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1)B的实验目的是                       
(2)装置C中有一处明显错误,用文字叙述加以改正                          ;NaOH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小明同学的这个实验方案不完整,还需要再补充一个实验。请在下图框中绘出该实验的装置图。

【结论】经过探究,得知了铜生锈的条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