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俗称酒精,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工业上可用来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某校初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

乙醇俗称酒精,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工业上可用来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某校初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乙醇俗称酒精,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工业上可用来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某校初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乙醇的一些性质进行了实验探究:
【探究活动一】乙醇的化学式是C2H5OH,在NaOH一样含有“OH”,那么乙醇是不是碱呢?请你试设计一种方案加以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乙醇不是碱
 
【探究活动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李同学认为乙醇(C2H5OH)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如果氧气不足,乙醇燃烧可生成CO、CO2和H2O。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蓝色,生成五水硫酸铜(CuSO4•5H2O),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或加热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并能吸收酸性气体。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确证乙醇燃烧产物中有CO、CO2和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的作用是                                     ;C装置的作用是                 ;D装置的作用是                                                          
(2)能确证产物中有H2O的现象是                                                  。实验时,同学们还观察到B、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中有气泡冒出,E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该乙醇燃烧产物中有CO、CO2和H2O生成.请写出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保护环境,应在装置的排气管口采取的措施是                                       
(4)小明同学在反应的过程中发现C装置内除了气体通过溶液时产生气泡之外,没有明显变化现象,所以他认为C装置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小红同学认为通过C装置气体中仍有部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为了确证C装置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红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有关实验现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乙醇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不变色
乙醇不是碱
 
(1)证明乙醇燃烧气体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除去气体从BC装置中带出的水分;(2)A中白色固体变成蓝色;CO+CuOCu+CO2;(3)点燃或收集尾气;(4)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C装置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小红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有关实验现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aCl2+Na2CO3═CaCO3↓+2NaCl
CaCl2+Na2CO3═CaCO3↓+2NaCl
解析

试题分析:【探究活动一】用酸碱指示剂测定乙醇是否属于碱,因为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取少量乙醇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红,说明乙醇不是碱;
【探究活动二】(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即证明乙醇燃烧气体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碱石灰具有吸水性,所以D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从BC装置中带出的水分;
(2)根据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蓝,可知用无水硫酸铜来验证水的存在就可以,能确证产物中有H2O的现象是A中白色固体变成蓝色;E装置中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生成物是铜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方程式是:CO+CuOCu+CO2
(3)由于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在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所以将尾气点燃或收集起来再处理都可以;
(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只要能验证出碳酸根离子的存在就行。因为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取反应后C装置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小红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反应物是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物是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用观察法配平,碳酸钙后面标上沉淀符号,所以方程式是:CaCl2+Na2CO3=CaCO3↓+2NaCl。
举一反三
氢化钙(CaH2)固体是一种储氢材料,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阅读资料】
①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②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③氢化钙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氢化钙的制备】
氢化钙通常用氢气与钙加热制得。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1所示(固定装置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的作用是                                                               
(3)装置C中制取氢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不改变温度,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                                       
【产品的定量测定】
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氢化钙样品中常混有未完全反应的钙(其余可能的杂质忽略不计)。样品纯度的测定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按图2(固定装置省略)所示连接仪器;
②调整水准管高度,使量气装置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读取液面所在的刻度数据为10.0mL;
③将Y形管慢慢倾斜,直到A端的水全部与B端的样品混合;
④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再次读取液面所在刻度数据为110.0mL。
回答下列问题:
(5)如何判断样品与水完全反应:                                                     
(6)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                 mL。
(7)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9mg/mL,样品中氢化钙的纯度为      (结果精确到0.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蜡烛的故事》系列讲座中,对蜡烛燃烧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全面介绍.生产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和少量的硬脂酸添加剂等有机物,现在让我们一起对蜡烛原料的组成元素进行探究.
(1)写出C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生产蜡烛的原料中主要有哪些元素?
[假设与猜想]主要原料为有机物,猜想:
(2)①一定有      元素;②可能还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实验设计]据上述三种元素的猜想制订实验方案.
实验一:如图1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放置一块洁净、干燥的玻璃片,一会儿观察到玻璃片上生成一些细小的水珠.
实验二;如图2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
[证据与结论](3)实验一,观察到玻璃片上有细小水珠时,说明原料中一定存在(填元素符号)    .实验二,观察到烧杯内壁附着的                                   ,则猜想①成立.
[分析与交流](4)实验一和实验二获得的证据均不能证明原料中一定存在  元素,因为                                                        
(5)写出C的两条化学性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
编号
操作
实验现象

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5mL 5% H2O2溶液,各滴入2滴等浓度 FeCl3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浸泡;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浸泡.
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 5% H2O2溶液和5mL 10% H2O2溶液
试管A、B中均未明显见到有气泡产生.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①的目的是                         
实验中滴加FeCl3溶液的目的是                              
(3)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提出的对上述操作的改进意见是                                                                                         (用实验中提供的试剂).
(4)某同学在50mL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气体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A、B、C三点所表示的瞬时反应速率最慢的是               
(5)催化剂是化学反应前后               均未改变的一类化学物质.
(6)对于H2O2分解反应,Cu2+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       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②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过氧化钠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药品,它是浅黄白色颗粒粉末.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与水中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方程式:Na2O2+2H2O=2NaOH+H2O2,过氧化氢又能分解放出氧气。
(1)区分水和过氧化氢的实验方法是:                                           ,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                                       
(2)某同学为了证明过氧化钠加入水中生成了氢氧化钠,在生成的溶液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为无色,请你对此现象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什么导致溶液先变红再褪色?
猜想与假设:
猜想1:甲同学“可能是无色酚酞溶液变质导致溶液褪色”;
猜想2:乙同学“可能是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
实验与结论:
a:甲同学提出的猜想,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反对,因为                              
b: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乙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并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变红后           观察现象
溶液依然为红色
                    
 
讨论交流:你还能提出不同的猜想吗?如果还能提出新的合理的假设和方案你将获得奖励分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猜想3:             
方案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钛(Ti)是一种重要的航天金属材料.某学习小组对三种金属Ti、Al、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a.Ti金属活动性比Al强 b.Al金属活动性比Cu强
查阅资料:钛能与盐酸反应.
实验设计: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观察现象.
操作分析: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布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   
A.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
B.使表面光亮,易观察现象
C.使反应金属温度相同,易反应
金属
Ti
Al
Cu
与盐酸反应现象
反应缓慢
反应剧烈
无明显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原假设中     不正确(填“a”、“b”或“a、b”).
(2)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结论应用:能否用铝制容器来盛装波尔多液(含硫酸铜),     (填“能”或“否”),理由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