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比较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经常使用的科学方法。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甲 乙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观察与比较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经常使用的科学方法。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甲 乙 丙 (1)甲图实验中,装 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 (2)铁在空气中生锈是铁跟氧气、水等物质作用的结果。乙图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铁生锈时需要_____________。 (3)取一定质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丙图所示。图中_______(填“a”或“b”)曲线表示镁的反应。根据丙图,还可推知反应结束时,镁、铁消耗HCl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
答案
(1)空气 (2)氧气 (3)a 1︰1 |
解析
气体相对于固体和液体,气体分子间距离大,更容易被压缩;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分同时接触;镁比铁活泼,因此镁、铁同稀酸反应,镁反应剧烈,故a为镁,最后产生气体的质量相等,由于H2来自于稀酸,故稀酸质量相等 |
举一反三
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 (1)今年5月,我市各学校进行了实验操作考查。小张同学进行的实验考查是“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碳酸钠(Na2CO3)溶液,并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①小张同学的实验记录如下表,请补充完整:
操作步骤
| 现象记录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取两支试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2mL样品1、2,再往其中滴入盐酸
| 样品1:无明显现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样品2:溶液中出现气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酸碱度,简述操作的主要步骤: 。 (2)在实验台上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为区别这三种溶液,在老师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同学把这三种溶液按A、B、C进行编号,然后分别各取适量作为样品加入到三支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步骤一中,C无明显现象,A、B溶液的颜色变成红色; 步骤二中,A、B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且B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B、C溶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小组同学在进行步骤一实验时出现异常现象:往A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时,溶液颜色先变成红色,振荡后迅速变成无色。老师指出这是因为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接着,老师往该试管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观察到A溶液的颜色又变成红色,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酚酞除外)。 |
科学贵在创新,以下是对部分化学实验的改进,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
仓库中有一包氮肥的包装标签模糊不清,有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 (1)操作③用玻棒搅拌的目的是 。
(2)请完成下表(已知AgCl和BaSO4是难溶于水和酸的白色固体):
| 假设和现象
| 判断和化学方程式
| a
| 若现象I为无氨味。
| 则样品中不含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 b
| 由操作②现象判断。
| 该样品一定含有__________离子。
| c
| 若现象Ⅲ为白色沉淀,现象Ⅳ为无沉淀。
| 则样品中含有 (写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d
| 若现象Ⅲ为“无沉淀”,现象Ⅳ为白色沉淀。
| 则样品中含有 (写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若现象Ⅲ、Ⅳ都无现象,则该氮肥可能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若操作②现象为无气味、现象Ⅲ、Ⅳ无现象,则该氮肥可能是 (只写一种)。 |
我国著名的闽籍制碱专家侯德榜,在纯碱制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氯化钠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欲对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试验。 资料摘要: Ⅰ.碳酸钠和氯化钙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Ⅱ.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碱石灰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方案一] 样品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 (1)样品与氯化钙溶液的反应实验(杂质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一定量纯碱样品配成溶液后,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分析滴加的CaCl2溶液要过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把获得的沉淀物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利用沉淀物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为91%。如果不洗涤沉淀物会造成测定结果大于91%,这是因为 _____ 。 [方案二] 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 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铁架台略去)和试剂,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盐酸的挥发性且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
(4)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和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以排尽装置A和B中含有的 ,再接上装置C和D。 (5)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装置A中样品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6)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K,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根据 _______________ 定律,装置_________(填标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CO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若没有装置D,将会使测定结果 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进行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从空气中获取纯净的氮气
| 用硫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 B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观察颜色或闻气味
| C
|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 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D
|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 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