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对固体猜想】猜想Ⅰ.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对固体猜想】猜想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对固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
          (选填“已经”或“没有”)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①现象a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b无色酚酞不变红色,则猜想
        成立。②猜想Ⅲ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反思】①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保存氢氧化钠的方法是                                            
答案
【对固体猜想】  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 稀盐酸      已经      Na2CO3+2HCl      2NaCl+H2O+CO2↑(2分)
(2) CaCO3      不能   
(3) Ⅱ 现象a 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b无色酚酞变红色
【反思】①2NaOH + CO2    Na2CO3+H2O
②存放于带活塞的试剂瓶中,置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分析,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反应的程度不同,则变质的程度不同;检验碳酸盐使用的是加酸化气的方法或加入含有可溶性钙离子的方法,要证明含有氢氧化钠,则需要除去碳酸钠再进行检验,且加入的试剂与碳酸钠反应后不能生成显碱性的物质。因此,【对固体猜想】猜想Ⅲ.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1)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是碳酸钠,如果加入A后产生气泡,则加入的物质是酸,可以是稀盐酸,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2)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白色沉淀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生成的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不能确定原固体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3)若全部是碳酸钠,则加入的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生成的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现象a为产生白色沉淀,现象b为酚酞不变色,则说明猜想Ⅱ成立;若猜想Ⅲ成立,即既有氢氧化钠又有碳酸钠,则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中性的氯化钠,而氢氧化钠使酚酞试液变红,因此实验现象是现象a 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b无色酚酞变红色;
【反思】①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aOH + CO2    Na2CO3+H2O
②根据氢氧化钠的这个性质,氢氧化钠应存放于带活塞的试剂瓶中,置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点评:熟练掌握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性质,并会鉴别区分它们,在区分时由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在检验氢氧化钠与碳酸钠混合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时,可先用氯化钙把碳酸钠除去,再滴加酚酞的方法进行检验。做题要注意分析题目中所隐藏的信息并加以利用。
举一反三
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一瓶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有白色粉末,他推测该白粉末可能是残留在瓶口的氢氧化钠变质形成的新物质。
(1)为验证自己的推测,他进行了下列实验: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上述实验能否说明氢氧化钠变质了?理由是什么?
(2)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还需做什么实验?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一种神奇的蜡烛,点燃后任你怎么吹也吹不灭,而且看上去和普通的蜡烛一模一样,那么到底是什么玄机能让蜡烛持续燃烧?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的,而吹不灭的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探究与反思】
打火石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                                      ,这种蜡烛也可以熄灭,你采用的方法是                                     
【实验探究】吹不灭的蜡烛芯内的金属可能是镁、铝、铁或铜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请你继续探究并完成下列有关问题:(注: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实验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1
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
打火石是银白色
               
2
                             
              
该金属一定不是铁
3
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有红色物质析出
该金属一定是镁
【分析思考】
(1)请写出“实验3”中可能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2)有同学认为通过“实验3”中现象不能证明烛芯内的金属一定是镁,
因为                                      。
(3)针对以上实验,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来进一步验证这种金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污染物,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具有还原性,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①CO气体能使人中毒,其原因是       
②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其原因是                   
③实验中图B处发生的现象是            
④该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请指出改正方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气体可能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氢气的混合物。将其依次进行以下操作(指用上步操作后得到的剩余气体进行下步操作,且假定每次处理均完全进行):
①通过固体氢氧化钠,气体体积变小;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变成红色;③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粉末变蓝色;④通过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
(1)推断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什么气体,可能含有什么气体。
(2)为确定可能含有的气体是否存在,应该怎样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是否有这些气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黄铁矿为原料(主要成分是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图如下:

(1)写出流程图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___________。
(2)将黄铁矿粉碎,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程中SO2转化为S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稀释浓硫酸应注意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炉渣(Fe2O3)在工业上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