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图实验, 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作出

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图实验, 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作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图实验, 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作出猜想】①只有Zn(NO3)2  ② Zn (NO3)2、AgNO3  ③ Zn (NO3)2、Cu(NO3)2
④Zn (NO3)2、AgNO3、Cu(NO3)2
【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         (填标号),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若猜想①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B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及反应原理
取少量B,滴加     
有气泡产生
结论:                 
化学方程式:                                
 
答案
猜想②中无Cu(NO3)2,说明Cu(NO3) 2已与Zn反应生成Cu,而Cu能与AgNO3反应,故也不可能有AgNO3【或Zn应先与AgNO3反应后与Cu(NO3)2反应,当有AgNO3剩余时,溶质中一定含有Cu(NO3)2】(1分)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稀盐酸(或稀硫酸等)(1分)
 
Ag、Cu、Zn(2分)
Zn + H2SO4 =ZnSO4 + H2↑(2分)

解析

试题分析:【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②,理由是猜想②中无Cu(NO3)2,说明Cu(NO3) 2已与Zn反应生成Cu,而Cu能与AgNO3反应,故也不可能有AgNO3;【或Zn应先与AgNO3反应后与Cu(NO3)2反应,当有AgNO3剩余时,溶质中一定含有Cu(NO3)2】。
【实验探究】若猜想①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B的成分: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及反应原理
取少量B,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等)     
有气泡产生
结论:Ag、Cu、Zn                 
化学方程式:Zn + H2SO4 =ZnSO4 + H2                                
考点: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注意化学反应的条件,配平、气体或者沉淀的符号。
举一反三
(5分)某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两组兴趣实验(a、b管的体积相等,夹持装置已略去)。

【资料】(1)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2)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1)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关闭K,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90℃的热水至图中虚线处。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管中的现象是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对比a、b管中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   
(2)如图2所示进行实验。关闭K,分别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体积的氢气于两管中。再将镁条和大理石分别置于a、b管口内,向烧杯内逐滴加入浓盐酸,a、b管内均有气泡产生,其中a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待两管内液体恰好全部排出后,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浑浊。一段时间后,打开K,此时观察到a、b管中的现象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右图所示,滴管中有液体甲,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足量),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试管底部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当把甲溶液滴加到乙中后,过一会儿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了,同时U形管中的a液面降低,b液面升高了。根据以上现象请你分析,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一定分别是稀盐酸和碳酸钙固体
B.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硝酸铵固体
C.石灰水变浑浊有可能是发生了物理变化
D.一定是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某同学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目的用这个装置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气体。在A、B瓶中都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问A瓶中澄清石灰水所起的作
用是      ,当观察到      现象时,说明CO2已除尽。写出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同学用图2装置,验证能使石蕊溶液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为了能验证成功,该同学进行实验操作的顺序应是________(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 从b端通氮气 ② 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 从a端通二氧化碳 ④ 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4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b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的字母代号),化学方程式是    ,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将E装置中收集的氢气排出,应从   (填c或d)口通入蒸馏水。
(4)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    。
A.可以随时加液      B.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C.可以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
同学们对美术组的环保石头纸(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加入适量聚乙烯和少量胶合剂)展开探究:
[拓展实验一] 探究影响石头纸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
(5)甲、乙两同学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过程


现象
试管①、②、③中产生气泡快慢的顺序为:
①>②>③。

分析结论
Ⅰ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 对比甲同学实验①②可知,       ,化学反应的速度越快;
Ⅲ 对比甲同学实验  (填实验序号)可知,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
Ⅳ 乙同学的实验中,数据记录纸上应该连续记录的实验数据是    和   
[拓展实验二] 测定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6)甲组同学的方法是:(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
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再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下图(Ⅰ)为石头纸与稀盐酸反应的装置,图(Ⅱ)用于测量CO2的体积。

① 连接仪器,夹紧弹簧夹,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果a、b中有稳定的高度差,说明:装置(I)气密性   (选填“良好”或“漏气”)
② 图(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_  
③ 反应停止后,  (填序号)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A. 水平移动量气管         B.上下移动量气管       C. 封闭量气管
(7) 乙组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均匀称取四份样品分别和稀盐酸反应,用电子天平及有关装置,得出二氧化碳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他物质既不溶于水也不跟酸反应)
 
第一份
第二份
第三份
第四份
取样品质量(g)
6.25
6.25
6.25
6.25
取稀盐酸的体积(mL)
10.0
20.0
30.0
40.0
产生气体的质量(g)
0.88
1.76
2.20
m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 在第1份样品的实验中,    完全反应了。
② m为    
③ 石头纸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4分)    
④ 请在坐标图中画出在6.25 g样品中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图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装置的示意图,乙图是高炉炼铁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A处为澄清石灰水)

甲                                       乙
(1)甲图实验过程中,先要进行的是       (填Ⅰ或Ⅱ) Ⅰ:加热  Ⅱ:通入CO
(2)甲图中硬质玻璃管里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观察到A处出现的现象是             ,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甲图中实验要在装置末端a处燃着一盏酒精灯,其作用是                    ;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4)乙图中高炉炼铁时焦炭的作用是                          
(5)为什么乙图中出铁口低于炉渣出口?                           
(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赤铁矿粉与过量的木炭粉混合后,用下图所示装置以合理的操作步骤测定(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①实验中持续通入干燥的氮气。加热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其作用是          
②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以防止倒吸?为什么?
                                                              
(7)试计算:我国铁矿石资源比较丰富,某钢铁厂用1000 t 含氧化铁80% 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 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