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同学们为确认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1.Ca(OH)2、Na2C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同学们为确认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1.Ca(OH)2、Na2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同学们为确认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1.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
2.CaCl2+Na2CO3=2NaCl+CaCO3↓。
3.CaCl2溶液呈中性。
(1)滤渣B中一定含有_____,产生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滤液C成分的探究。
【猜想】滤液C中的溶质可能为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Na2CO3;④____。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甲、乙、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
甲同学:取滤液C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则滤液C中的溶质是Na2CO3
乙同学:取滤液C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无色酚酞,液体变成红色,则滤液C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
丙同学:取滤液C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无色酚酞变成红色,则滤液C中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
【反思与评价】
丁同学认真分析上述三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并且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认为滤液C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可能含有NaOH。为进一步确认猜想③正确,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
_____
猜想③正确
(3)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向样品中加入足量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综合对滤液和滤渣成分的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 样品中一定含NaOH       
② 样品中一定含Na2CO3
③ 样品中含NaOH、CaO中的一种或两种 
答案
 (1)CaCO3   Ca(OH)2+Na2CO3= CaCO3↓+2NaOH或Ca(OH)2+CO2= CaCO3↓+H2O。
(2)【猜想】NaOH和Ca(OH)2
【反思与评价】Na2CO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②过滤,在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猜想③正确
(3)②③(说明:2分,漏答得1分,错答得0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滤渣B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其中一定含有CaCO3,产生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Ca(OH)2+Na2CO3= CaCO3↓+2NaOH或Ca(OH)2+CO2= CaCO3↓+H2O。
(2)【猜想】由于“碱石灰”样品可能全部变质,也可能部分变质,故滤液C中的溶质可能为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Na2CO3;④NaOH和Ca(OH)2
【反思与评价】丁同学认为滤液C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2CO3,可能含有NaOH。可以通过下面的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②过滤,在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猜想③正确
(3)由于氢氧化钠和氧化钙与水作用都会放热,而题中说到,向样品中加入足量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则综合对滤液和滤渣成分的探究,可以得知:
② 样品中一定含Na2CO3
③ 样品中含NaOH、CaO中的一种或两种。
点评:探究物质的组成,要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现象来确定其存在与否;
酚酞是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性物质不变色,遇到碱性物质变红色。
举一反三
(10分)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

(1)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
(4)停止加热时,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5)下课后,同学们仔细观察试管里倒出的粉末,发现红色的粉末中还有一些黑色的粉末混杂,有几位同学推测黑色粉末①可能是没有反应完的木炭粉末;②可能是没有反应完的氧化铜粉末;③可能是没有反应完的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推测①成立:                                                                                                                                       (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相同条件下,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    
(2)实验B中只有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由此证明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是     
(3)实验C中红磷要过量,其目的是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课外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查阅资料】
Ⅰ.常温下,甲酸(HCOOH)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在浓硫酸作用下易分解。
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 CO↑+ H2O。
Ⅱ.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实验设计及操作】
(1)利用下列装置完成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并检验气态产物。

① 若各步均反应完全,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尾气处理(填序号)。
② 实验时先点燃甲中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丁中的酒精喷灯,目的是    ;装置乙的作用是    
③ 装置丁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为检验氧化铁是否反应完全,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从装置丁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溶液变为浅绿色,则说明氧化铁已完全反应。上述判断是否正确,理由是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一包未知粉末,其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生石灰、氯化钠、硫酸铜六种物质中的四种。兴趣小组为确定其组成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甲组同学进行定性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分析
(1)取少量该未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粉末部分溶解,
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滤液。
原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
白色滤渣不一定是原粉末中的碳酸钙,其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滤液中存在碱性物质。
(3)向(2)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
【实验二】乙组同学进行定量探究。

实验测得固体B中含15 g氯元素。试综合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进行分析。
(1)乙组实验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是:Na2CO3+ 2HCl=2NaCl + H2O+ CO2↑和     
(2)该未知粉末的组成可能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小组同学对双氧水进行如下探究:

(1)图l中仪器①的名称:                 ,该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图l装置中的圆底烧瓶也可以用           替代(填仪器名称),该装置也可制取            气体(只填一种即可)。
(2)若将MnO2与水泥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凝固,制作成小块状固体。加入图2装置中制氧气。其中块状固体应放置在          处(填“A”或“B”),你的理由是                                          
(3)利用图2装置反应一段时问后.需停止反应,其操作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