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查资料]稀盐酸与AgNO3溶液发

(8分)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查资料]稀盐酸与AgNO3溶液发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8分)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查资料]稀盐酸与AgN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AgCl为白色且难溶于水。
[假设]小明的假设: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小白的假设: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有       
[实验探究](1)小明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可能的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沦
 探究所用
澄清石灰
水是否变

①用一支试管另取少量原澄清石灰水
②取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取CO2
              
 
步骤③中现象为:
         
步骤②中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所用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
 
(2)小白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
探究小白的假设是否成立
将气体X通入AgNO3溶液
          
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小白的假设成立
[实验反思]
(3)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用下面实验装置就可以同时完成上述两个假设的探究。

A       B      C
A、B中都加AgNO3溶液,通X气体后:如果A浑浊、B澄清、C浑浊,结论是                    ;如果看到                               现象;小明和小白的假设都成立。
答案
 HCl
(1) .小明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可能的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沦
 探究所用澄清石灰水是否变质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所用澄清石灰水中
 
步骤③中现象为: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步骤②中反应方程式为:
 H2SO4+Na2CO3=Na2SO4+
H2O+CO2
(2).小白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
探究小白的假设是否成立
 
将气体X通入AgNO3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反应方程式为: HCl+AgNO3=AgCl↓+HNO3  
(3)如果A浑浊B澄清,C浑浊,结论是        X中有HCl杂质,石灰水未变质
如果A浑浊,B澄清,C澄清,小明和小白的假设都成立。
解析

试题分析:[假设]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会导致生成的气体X中,除了含有CO2外,还可能含有氯化氢气体;
[实验探究]
(1)②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SO4+Na2CO3=Na2SO4+H2O+CO2↑;由于该实验的结论是:所用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所以应该把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石灰水没变质;
(2)由于该实验的结论是:小白的假设成立,即气体X中还含有氯化氢气体,故将气体X通入硝酸银溶液,可看到硝酸银溶液中会有白色沉淀生成(HCl+AgNO3=AgCl↓+HNO3),说明有氯化氢气体。
[实验反思](3)根据图示分析,试管A中放入硝酸银溶液是用来检验X气体中是否有氯化氢气体的存在,试管B中放入硝酸银溶液则是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被完全除掉,而试管C则是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所以,如果A浑浊、B澄清、C浑浊,则可以得出的结论为X为氯化氢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石灰水未变质;若小明和小白的假设都成立,说明石灰水已变质,而X为氯化氢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所以现象是:试管C中的石灰水不会变浑浊,试管A变浑浊,试管B不变浑浊。
点评:本题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二氧化碳制取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验证的方法,要求同学们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这类对于验证型实验探究,要熟记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根据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探究,并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的实验现象,来验证该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等。
举一反三
某活动小组用废铜制取硫酸铜溶液,实验过程为:

⑴ 废铜在空气中加热后得到的氧化铜中含有少量铜,原因是 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热时氧化铜易分解生成铜
b.铜与氧气没有完全反应 
c.加热时铜不能与氧气反应
⑵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 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⑷ 盛放硫酸铜溶液不宜用铁制容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某同学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1                实验2
(1)实验1中,若液体X为稀盐酸。向盛有液体Y的烧杯中滴入适量液体X,液体Y中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球鼓起,液体Y可能为              。实验后取下胶塞将烧杯取出,塞紧胶塞再向瓶内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有      
             ,原因是                                  
(2)实验2中,若液体X为水,将其滴入盛有固体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可能为              ,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若将瓶中浑浊的液体变澄清,可采取的方法有                                 
                                                     (至少写出三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分)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下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查阅资料】(1)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2)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提出猜想】猜想一:这瓶溶液是:氯化钠溶液;
猜想二:这瓶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猜想三:这瓶溶液是: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一:验证猜想一和猜想二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取少量该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该溶液不可能是       。理由是       

另取少量该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碳酸钠,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兴趣小组的同学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理由是       
实验二:验证猜想三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氢氧化钠与酸、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小军和小晴两位同学想用实验证明氢氧化钠能与盐酸、二氧化碳反应,他们做了以下探究过程。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小军设计了两个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反思交流】小晴认为:小军设计的上述两个实验都有缺陷,不足以证明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和二氧化碳反应。请你分析:
(1)小军的第一个实验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
(2)小晴用上述小军第二个实验的装置和药品,验证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她的设计方案是:分别量取40 mLNaOH和Ca(OH)2溶液放入A、B中,_________________,
此实验可以说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实验结论】通过小晴的实验,证明了氢氧化钠可以与盐酸和二氧化碳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设计了如右图装置来验证某气体的化学性质。

(1)请你协助完成下表中的内容。
仪器名称
分液漏斗
广口瓶中
装置内的药品
 
 
可观察到的现象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相关性质
 
 
(2)同学们又设计以下实验(如右图)研究某混合气体的组成。

①第一组:取三支试管,在其容积的二分之一处做标记。分别充满气体(甲为CO2,乙为A气体,丙为CO2和A的混合气)后倒扣在NaOH溶液中。最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据此推测:气体A的化学性质有      
②第二组:同学们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关闭止水夹,向充满丙的集气瓶中注入10 ml NaOH溶液(足量),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