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无法完成既定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不同B.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C.比较铜和黄铜的硬度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下列实验无法完成既定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不同B.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C.比较铜和黄铜的硬度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实验无法完成既定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不同B.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比较铜和黄铜的硬度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答案
A
解析
A、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均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无法比较空气中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故该实验无法完成既定实验目的.
B、该实验可以看到烧杯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能用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故该实验能完成既定实验目的.
C、铜和黄铜相互刻画时,铜片有明显的痕迹,说明铜比黄铜的硬度小,故该实验能完成既定实验目的.
D、第一支试管中铁钉浸在水里,管口未做任何处理,铁钉同时和氧气、水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第三支试管中植物油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铁钉只与水接触;根据三支试管锈蚀的情况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故该实验能完成既定实验目的.
故选A.
举一反三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 “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钠”四种物质之间的反应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初步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发生        个反应;其中有气体、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请各写出一个)
(1)                   ;(2)                   
【实验一】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后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王同学按下列方法进行了实验:

请回答:
在A的实验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的目的是            
B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二】定量分析稀硫酸与两种混合物反应后溶液的成分
刘同学称取38.2g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于烧杯中,
向其中逐滴滴加质量分数为15.3%的稀硫酸,同时记录实验数据,
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当加入16g稀硫酸时,溶液中的溶质
                      (写化学式)
②求混合物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实验三】实验分析四种化合物溶液混合后的成分
洪同学按以下流程进行了实验:

操作Ⅰ的名称是         ,固体D的化学式是        
如溶液B中滴入酚酞,呈无色,则B中一定没有       离子;一定含有       离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加热铜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实验时,发现生成了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蓝色溶液,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①某些不活泼的金属(如铜)能与一些强氧化性的酸(如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硫和铜盐.
②硫酸铜溶于水后,溶液呈酸性.
[知识回顾]铜、银_______(能、不能)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分析讨论]⑴对于生成的蓝色溶液,小东认为可能是Cu(NO3)2溶液,小楠认为不可能是Cu(NO3)2溶液,而可能是硫酸铜溶液,小楠的理由是                     
⑵写出铜与浓硫酸共热的化学方程式                           
⑶小东根据化学方程式说,该方法适用于以铜为原料大量制取硫酸铜,小田认为不适宜,你能说出小田的一个理由吗                            
[提出问题]上述蓝色溶液中有无硫酸剩余?
[实验论证]小坤认为可向蓝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沉淀产生,经大家讨论后,该方案被否定,你觉得否定该方案的理由是                    
[反思评价]⑴有同学提问:为什么不可以用石蕊试液来进行检验?你的回答是             
⑵同学们发现:将足量的铜和足量的浓硫酸置于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反应会逐渐变慢,最后反应停止,你能说出反应停止的原因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某同学设计实验对碳酸钠的部分性质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探究活动
(1)【探究实验一】 碳酸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 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
现象:溶液变成浅红色。结论:                        。 
(2)【探究实验二】 能与碱反应。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煤矿的坑道里,若通风不好,遇有明火就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写出瓦斯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甲烷在空气中的含量占多少时,遇有明火一定会发生爆炸?
【查阅资料】甲烷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含甲烷5%~15%.
【设计实验】取一个塑料瓶(容积575mL)、一支电子点火枪、胶塞,组装装置如图所示。

根据爆炸极限,取用30~70mL不同体积甲烷8份,每份都重复实验3次,实验结果如下:(注“√”表示发生爆鸣,“×”表示未发生爆鸣)
甲烷的体积(mL)
30
40
45
50
55
60
65
70
占总体积的百分数(%)
5.2
7.0
7.8
8.7
 
10.4
11.3
12.2
实验
次数
1
×

×



×
×
2
×
×

×


×
×
3
×
×
×


×

×
⑴每份都重复实验3次,目的是                             。
⑵分析上表,甲烷为      mL,占总体积的百分数为      %时,一定发生爆炸。
⑶甲烷占总体积的百分数在           范围内可能会出现爆鸣现象。
⑷由实验分析可知当空气中含甲烷5%~15%,点燃时是否一定会发生爆炸?      。(填“一定”或“不一定”)
⑸分析上述实验中未发生爆炸的原因                             (写出一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小组的分别设计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下图所示:
⑴实验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小气球的作用是                                                。
⑵实验B中,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粉末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                偏转(填“左”或“右”)。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注意:若答对第⑶小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⑶实验C为改进实验,反应后天平能否恢复平衡?        (填“平衡”或“不平衡”),用你所学的化学、物理知识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具体说明理由: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