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实验室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检验其产物。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反

(6分)实验室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检验其产物。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6分)实验室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检验其产物。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 H2O+CO2↑+CO↑。

 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      
(2) 请将下列装置正确的接入到B、C、D位置中,装置导管的接口顺序是:a→           →h。

(3)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装置无明显现象,C装置的作用是      
(5)F装置的作用是      
答案
(1)红色粉末变黑      (2)f→g→e→d→b→c
(3)2NaOH + CO2= Na2CO3 + H2O
(4)检验草酸生成的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是否除尽
(5)检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利用燃烧法处理多余的一氧化碳气体,防止空气污染(2分)答对1点给1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仪器的装配或连接,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气体的干燥(除水),书写化学方程式。
(1)E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铁,其产物是铁和二氧化碳,所以此处的反应现象是红色粉末变黑;
(2)首先要明确各装置中的物质的作用:装置中的浓硫酸可用于吸收气体中水,起到干燥气体的作用;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吸收大量二氧化碳,起到除去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作用;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起到检验二氧化碳的作用。
其次要明确此反应的目的: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检验其产物,故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将甲酸受热分解的产物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以除去二氧化碳,为证明此时二氧化碳已被除尽(排除对反应生成物检验的干扰),再通入氢氧化钙溶液进行验证,最后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后,通入氧化铁加热,反应后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以验证生成了二氧化碳;结合装置的特点(一般是按长进短出的规律)连通即可,故顺序为f→g→e→d→b→c。
(3)B中的溶液是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其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4)C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气体通过B后已无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从而起到检验草酸生成的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是否除尽的作用;
(5)澄清石灰水能检验E装置反应产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收集燃烧则是处理掉剩余的一氧化碳,以防有毒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举一反三
(7分)漂白液是家庭常用的洗涤剂。化学兴趣小组的小明同学在家发现半瓶敞口放置的漂白液,对漂白液的漂白原理和该漂白液是否失效产生了疑问。他将该漂白液带到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小组同学一起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漂白液的制取原理:Cl2+2NaOH  = NaClO+NaCl+H2O,其有效成分是NaClO。
②漂白液的漂白原理:NaClO在空气中发生反应:2NaClO+H2O+CO2  =Na2CO3+2HClO。
生成的HClO能使有色布条(含有机色素)褪色。
③ HClO不稳定,易分解,分解后丧失漂白作用。
④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1】该漂白液是否失效?
【实验探究1】请将下述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该漂白液已完全失效
 
【提出问题2】该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该漂白液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① NaCl ②          ③ NaCl、Na2CO3、NaOH
【实验探究2】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该漂白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       
猜想①不合理
              
猜想③不合理,②合理

【实验反思】漂白液开瓶后要尽快使用,每次使用后要拧紧瓶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7分)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得知CO2在高温时能与木炭反应生成CO ,他决定对该反应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CO2与木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是否生成CO?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下图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小题1:A中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B中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其作用是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C中装有浓硫酸,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E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经检验F处的气体为CO。结论:CO2在高温条件下与木炭反应生成了CO。
【实验反思】
有同学对A装置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
撤去B,按A→C→D→E顺序连接。然后A中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生成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此时要检验该实验条件下D中木炭所发生反应的所有生成物,除在F处点燃并检验生成物外,还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5分)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放在铜片上加热,如下图所示。

小题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小题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题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                              
②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并填入下表
实 验 操 作
预期实验现象
结   论
 
 
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下列A ~ F是初中化学中的六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小题1:A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题2:C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                    
小题3:D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题4:若用E装置除去O2中的水蒸气,该液体试剂为        
小题5:上述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小题6:F实验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先        ,后        (填变大、变小)。写出导致气球变大的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分)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脱氧中的一步主要反应为:4Fe(OH)2+ O2+ 2H2O = 4Fe(OH)3 (红褐色固体)
小题1:Fe(OH)2读作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小题2:某同学用食品脱氧剂(2g铁粉、0.5g活性炭、0.5g食盐)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Ⅰ:

请回答:①操作Ⅰ的名称是      ,       
②溶液丙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写微粒符号)
实验Ⅱ:将乙洗涤烘干后,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乙生成丁。
进行如下实验,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产物略去)。

①金属A与B的活动性:A       B(填“﹥”“﹤”或“﹦”);
②区别有色溶液C与有色溶液D的方法是                                     
                                      
③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向溶液C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