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于制备CO2的发生装置,且符合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的是(省略了夹持仪器)(  )A.B.C.D.

能用于制备CO2的发生装置,且符合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的是(省略了夹持仪器)(  )A.B.C.D.

题型:易门县三模难度:来源:
能用于制备CO2的发生装置,且符合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的是(省略了夹持仪器)(  )
A.
魔方格
B.
魔方格
C.
魔方格
D.
魔方格
答案
A、弹簧夹关闭后,气体将液体压回长颈漏斗,使固体和液体分离,符合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并且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故A正确;
B、阀门关闭后,右面的气体会在压力作用下将液体相左压,是铜网包裹的固体和液体充分接触,不能使固体和液体分离,故不符合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故B错误;
C、其中的固体在容器的最底部,所以不能使固液分离,故C错误;
D、其中的有孔铁片会和制取二氧化碳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使制取的二氧化碳不纯,故此装置不能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A
举一反三
根据下列所给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魔方格

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使用a仪器有很多注意事项,请任意写出一点来______.
(2)选用图己装置收集气体时,当看到______,说明已经收集满.
(3)①小明在实验操作考查中抽到的考题是“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排空气法收集一满瓶二氧化碳,放置在实验桌上.”为完成实验,他应选用上列装置中的______(填装置序号).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
②经过学习小明对气体制备有一些心得,如:选择制取气体的反应装置时应考虑的两个因素是______,______.
(4)现要制取一瓶二氧化氮气体,小明收集到如下资料.
①制取NO2的反应原理: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通常状况下,N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有毒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
③NO2能与可溶性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结合已掌握的知识,选择以上装置制备一瓶二氧化氮气体,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______(填接口序号).
题型:南昌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题型:大庆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BCD





魔方格

硫在氧气中燃烧

魔方格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魔方格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魔方格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
南京著名的风景点珍珠泉,水底有大量气泡冒出,象串串珍珠,珍珠泉因此得名.某学生推测这种气体可能是沼气.查资料得知沼气中含60%~70%的CH4,还含有CO2、N2和CO等.他想用实验检验珍珠泉冒出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取气方法:将空的雪碧汽水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泉水中,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收集.
(1)这种集气法叫______.针对瓶口太小不便于收集的缺点,在不换瓶的情况下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若用水将瓶中气体排出,水龙头应接______导管(填A或B)魔方格
在“消防知识进校园”的讲座活动中,消防员叔叔告诉同学们:活泼金属(如镁、钙、钠)燃烧而引发的火灾不能用CO2灭火.爱动脑筋的小欣想:是不是活泼金属能与CO2反应呢?于是她取用了一个块金属钠和其它必要的药品及仪器(如下图所示),在老师的指导下并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魔方格

(1)小欣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装置(填序号).
(2)小欣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老师提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生成物只有两种,黑色物质是单质碳,白色物质是一种化合物.
[做出猜想]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到底是哪种物质?小欣做出了以下猜想:
①是一种酸   ②是一种碱  ③是一种盐
你认为猜想______(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进行实验]小欣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福州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白色物质是______(填名称).
常温下,某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该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