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制备少量的氧气,某实验小组分三个阶段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第一阶段:查阅文献资料,获得了下列信息:双氧水、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分解

为了制备少量的氧气,某实验小组分三个阶段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第一阶段:查阅文献资料,获得了下列信息:双氧水、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分解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为了制备少量的氧气,某实验小组分三个阶段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第一阶段:查阅文献资料,获得了下列信息:双氧水、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分解都可以产生氧气。其中双氧水溶液价格最低,在常温下就能够分解放出氧气,该过程中无副产物;氯酸钾价格较高,分解较困难,且常伴有副产物;高锰酸钾价格较高,加热即可快速分解。二氧化锰能加速上述三种物质的分解。
根据上述信息,选择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备氧气。
第二阶段:到实验室准备实验用品,安装实验仪器,进行制备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第三阶段:实验完毕,洗刷实验仪器,整理实验用品。
问题:
(1)要制取一瓶氧气,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填写字母代号)。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应首先进行____。
(2)有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时,如果反应过快,则容易引起爆炸,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爆炸?(列举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顾整个工作过程,你认为在准备工作阶段除应考虑药品的价格、反应的难易、过程的安全性等问题外,还应考虑哪些问题?(至少列举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C(或B、E);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2)①控制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减慢反应的速率;②利用催化剂减慢反应的速率(其他正确答案也可)
(3)①反应后产生的氧气是否纯净;②反应过程中是否有有害物质产生(若有其他正确答案,同样给分)
举一反三
实验室常用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装置A),也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催化剂二氧化锰粉末来制取氧气(装置B)。装置B中的仪器a是分液漏斗,通过活塞的开关可以随时滴加过氧化氢溶液,从而控制得到氧气的量。
(1)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来比较装置A和B的差异:
(3)用装置B制得的氧气带有少量水蒸气,可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请在下图的方框中添上带橡胶塞的玻璃导管,完成除去水蒸气的实验装置图。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是否收集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
(2)为了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的一种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序号)。
(3)下列是用C装置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
①装药品②固定试管③将导气管移出水槽④收集⑤加热⑥熄灭酒精灯⑦检查装置密性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氯酸钾是一种白色固体,能溶于水,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较低温度和少量催化剂二氧化锰条件下,它能迅速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
(1)氯酸钾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2)若在实验室用氯酸钾代替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采用上述装置_____,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
(3)如在制取氧气实验完毕时,发现试管破裂了,试分析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是(至少说三点):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时所收集的氧气呈紫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有关几个“口”的位置错误的是[     ]
A.排气法收集,导管口放在集气瓶口处
B.用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口应向上
C.试管内的导管口稍露出胶塞即可
D.装药品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B.因为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少,所以可燃物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
C.因为高锰酸钾粉末会随气流进入导管,所以在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
D.因为空气有自净能力,所以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不会改变空气的成分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