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ACO2 (CO)氧气点燃BH2O(H2O2)MnO2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ACO2 (CO)氧气点燃BH2O(H2O2)MnO2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 (CO)
氧气
点燃
B
H2O(H2O2
MnO2
过滤
C
NaCl (CaCO3)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Al粉(Fe粉)
稀盐酸
浸泡、过滤、洗涤、烘干
 
答案
B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主要物质和杂质的性质的不同来分析。
A、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很难在通氧气条件下点燃,因为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本身不可燃,又不支持燃烧,故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另外,使用氧气,还会带来新杂质,错误;
B、杂质H2O2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主要物质)和氧气(逸出),而由于催化剂MnO2本身不变,且又不溶于水,故可过滤除去,正确;
C、由于NaCl易溶于水,而CaCO3不溶于水,故可加水溶解,过滤掉碳酸钙后再蒸发结晶,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正确;
D、Al粉和Fe粉都是H前的活泼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故选BC
点评:一般的除杂质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X、Y、Z、W、M和N是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X、Y、Z、M和N 都
是无色气体,X和N是单质,W是相对分子量最小的氧化物,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图所
示的转化(图中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1)按要求分别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X         ,Y         ,W          ,N          
(2)写出CuO→Z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小江同学用多种方法来鉴别物质,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需鉴别的物质
所加试剂或方法
方法1
方法2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通入澄清石灰水
B
食盐水和蒸馏水
观察颜色
蒸发结晶
C
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灼烧
D
软水和硬水
加肥皂水
滴入紫色石蕊
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A.点燃某可燃物,在火焰上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的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可燃物一定是H2或含有H2
B.某混合气体能使灼热的氧化铜变成红色固体,且导出后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C.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沉淀生成,可能是因为盐酸太浓
D.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水蒸气、氮气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干燥剂(假定每步都充分吸收),最后只剩下氮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分)现有木炭、铁、一氧化碳、氧化铜、氧化铁、硫酸铜溶液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发生的反应,可用“A+B→C+D”表示。
(1)若A为单质,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为气体化合物,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则B是     (填化学式)。
(3)若A为单质,与B在常温下反应,固体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5分) 甲、乙、丙三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已知甲是常见的气体单质,乙、丙都只含两种元素,且组成元素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的名称是_ __,丙的化学式       ,甲的一种用途是    。   
②写出“丙→甲” 反应表达式         _,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中没有改变的微粒是__     (填符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