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长春中考10.)下列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A.用稀H2SO4和Cu制备氢气B.用稀盐酸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C.用水溶解后过滤分离CaCl2和K2

(10长春中考10.)下列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A.用稀H2SO4和Cu制备氢气B.用稀盐酸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C.用水溶解后过滤分离CaCl2和K2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长春中考10.)下列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A.用稀H2SO4和Cu制备氢气
B.用稀盐酸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
C.用水溶解后过滤分离CaCl2和K2CO3的混合物
D.用Ba(OH)2溶液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答案
D
解析
A.稀H2SO4和Cu不反应。B.稀盐酸也会除去CaO。C.用水溶解,CaCl2和K2CO3会发生反应生成CaCO3和KCl,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是CaCl2和K2CO3D. NaOH溶液变质会生成碳酸钠,与B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CO3
举一反三
(10,绵阳9)欲除去物质中所含少许杂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所用方法
A
O2
CO2、H2O
依次通过苛性钠溶液和浓H2SO4
B
CO2
CO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铜粉
铁粉
加适量盐酸,反
应后再过滤
D
火碱溶液
纯碱
加适量石灰水,滤去沉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滨州24)、(5分)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以下是我市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常用的操作方法是                 
(2)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将海水进行                   可得到粗盐;
(3)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上述过程中,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            ;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                            
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芜湖12).(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                  ,写出A物质的俗称: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①中加入过量A物质的目的是                                         
反应②中如果加入盐酸也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纯度            (填“有”或“没有”)影响。
(4)分离后所得氯化钠的质量与分离前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相比较,结果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潍坊22).(8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I.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电池。
右图是氢氧燃料电池的示意图,电池工作时,H2和O2反应生成水,同时提供电能,溶液的pH   (填“变大”“变小”“不变”)。
Ⅱ.某学校研究小组对废干电池筒内的黑色物质(可能含有C、MnO2、ZnCl2、NH4C1等)进行研究,实验过程如下:

(1)操作②的名称是      ,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操作④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3)ZnCl2和NH4Cl混合溶液中含有杂质CuCl2,会加速对电池的腐蚀,欲除去Cu2+,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字母)。
a.NaOH        b.Zn       c.Fe          d.Na2CO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湛江22).(8分)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用NaCl固体(含有的杂质CaO)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的流程图如下:  

请回答:   
(1)写出适量HCl加入到溶液B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__,在溶液A中加入过量碳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若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除了用到天平、烧杯、量筒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