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对一种“铜锌合金”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该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查阅资料】(1)该合金结构紧密,所含的锌只有部分与盐酸反应;(

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对一种“铜锌合金”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该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查阅资料】(1)该合金结构紧密,所含的锌只有部分与盐酸反应;(

题型:石景山区一模难度:来源:
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对一种“铜锌合金”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阅资料】
(1)该合金结构紧密,所含的锌只有部分与盐酸反应;
(2)该合金能全部溶于稀硝酸,生成Cu(NO32和Zn(NO32的混合溶液.
【设计并实验】
甲组:称取7.4g合金,放入足量的盐酸中直到反应停止,收集到0.02g氢气.
乙组:称取7.4g合金,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全部溶解后加入足量的铁,完全反应,得到6.66g铜.
【数据处理】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请你帮助他们分别计算出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甲组:______
乙组:______
【反思与评价】实验不合理的组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答案
【数据处理】甲组:根据锌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中氢气和锌的关系计算锌的质量,然后计算质量分数;
乙组:根据质量分数的公式直接计算
故答案为:甲组:设产生0.02 g H2需要锌的质量为x.
               Zn+2HCl=ZnCl2+H2
                65           2
                 x          0.02 g
               
65
x
=
2
0.02g

                 x=0.65 g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7.4g-0.65g
7.4g
×100%=91.2%

乙组: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6.66g
7.4g
×100%=90.0%

【反思与评价】根据资料信息可知实验不合理的组是甲组; 甲组实验方案中的锌未完全反应,所以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高.
故答案为:甲; 甲组实验方案中的锌未完全反应,所以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高.
举一反三
用盐酸可以清除铁锈(主要成分为Fe203),盐酸中主要含有H20分子、H+、c1-.某探究小组为探究稀盐酸中的哪种微粒能使氧化铁溶解,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得出了初步结论.
(1)请填写下表中的实验结论:
题型:宜宾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东城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盛有少量Fe2O3的试管中加入NaCl溶液振荡固体不溶解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酚酞显红色.氢氧化钠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粒子是H2O、Na+和OH-,哪一种粒子能使指示剂变色呢?
(1)提出假设:______.
(2)实验探究:
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2ml水,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现象是______.
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2ml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现象是______.
(3)结论:原假设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4)拓展实验:
①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2ml氯化钡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不变色.
②在第四支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钡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现象是______.
明矾(化学式为KA1(SO42•12H2O)是农村常用的静水剂,它在水中离解出K+、Al3+和SO42-.甲同学为了探究明矾中每种粒子是否有净水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结   论
在一杯浑浊的水中加入少量KCl,静置烧杯中的水仍然浑浊______
在一杯浑浊的水中加入少量A12(SO43,静置烧杯中的水变澄清______
某校学生对买来的工业固体烧碱的杂质成分进行研究(已知各组分都是钠元素的化合物)
(1)假设:该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碳酸钠、氯化钠.
(2)查阅资料:
①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全部转化成产品
②在工业上用食盐和水配成饱和食盐水通过电解(通电)制得烧碱溶液,同时还得到氢气和氯气,再将溶液浓缩得到固体烧碱
(3)实验: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题型:北京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台州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1.取样,加足量的水, 固体完全溶解
2.用试管取上述试液,加入过量稀硝酸,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将导管的另一端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中. 有气泡气泡生成,

有沉淀沉淀.
证明原固体烧碱中含有碳酸钠
3.向试管中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生成.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gNO3+NaCl═AgCl↓+NaNO3AgNO3+NaCl═AgCl↓+NaNO3
维生素C俗称抗坏血酸,常用于防治坏血病造成的血管破裂出血,为了解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我们将6片维生素C压碎,溶于10ml水,然后过滤,取几毫升滤液,做了下列几个实验:
(1)将滤液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呈红色,再用PH试纸测得维生素C溶液的PH在1和2之间,说明维生素C具有酸酸性.
(2)在CuSO4溶液中加入滤液并加热煮沸,发现有红色的铜析出,从氧化性还原性的角度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还原性.
(3)把滤液加热煮沸5秒至10秒,再重复做上述2个实验,发现维生素C性质与未加热时的性质一样,即在100以下不会发生分解.这说明维生素C的性质比较稳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