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煮,可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为探究淀粉在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煮,可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为探究淀粉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煮,可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为探究淀粉在不同温度下转化为葡萄糖的程度,他们每人都进行了如下两步实验:
步骤1.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各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
步骤2.然后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O4溶液,并加热至沸;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
(1)由于各人控制的温度不同,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情况汇总表.
答案
现象结论
第一种情况A试管中______
B试管中______
淀粉没有转化为葡萄糖
第二种情况A试管中______
B试管中______
______
第三种情况A试管中______
B试管中______
淀粉完全转化为葡萄糖
答: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煮,可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根据第一种情况的结论淀粉没有转化为葡萄糖,故A试管内无红色沉淀,B试管种有淀粉,碘遇淀粉变蓝色,故试管内的溶液变蓝色.第三种情况淀粉全部转化为葡萄糖,故A试管中生成了氧化亚铜,故现象为蓝色沉淀变红色,B试管内无淀粉存在故溶液不变蓝色.然后由于第二种情况介于第一种与第三种情况之间所以结论为淀粉部分转化为葡萄糖,B试管内有一部分淀粉,故第二种情况的现象:A:蓝色沉淀变红色,B:溶液变蓝色.故(1)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锦州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眉山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现象结论
第一种情况A试管中:无红色沉淀
B试管中:溶液变蓝色
第二种情况A试管中:蓝色沉淀变成红色
B试管中:溶液变蓝色
淀粉部分转化为葡萄糖
第三种情况A试管中:蓝色沉淀变成红色
B试管中:溶液不变蓝色
下列食品包装措施中,能有效防止食品变质的是(  )
A.填充空气B.填充氮气C.填充氧气D.抽成真空
某化学小组同学进行探究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如图所示),他们决定对此进行探究.

魔方格

[查阅资料]
①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有NaCl、NaOH、Na2CO3
②CaCl2溶液呈中性;
③Na2CO3+CaCl2=2NaCl+CaCO3
[进行实验]
①甲同学取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后,发现溶液呈红色,由此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溶液,理由是______.
②乙同学取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______现象,由此得出结论:该溶液是Na2CO3溶液.
③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结论不严密,因为NaOH露置在空气中,不仅容易吸收______产生潮解现象,还会与CO2发生2NaOH+CO2=Na2CO3+H2O反应,所有这瓶溶液还可能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④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后,他们一致认为对这瓶溶液的实际成分,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魔方格

试验中设计步骤I的目的是完全除去溶液中的______,避免其对______的检验造成干扰.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证明,该溶液是______.
鱼是人们非常喜爱并经常食用的食品.剖鱼时若不小心弄破了鱼胆,胆汁沾在鱼肉上,就会使鱼肉带有苦味而影响人的食欲.但汁中具有苦味的物质主要是胆汁酸(一种酸),沾在鱼肉上的胆汁酸很难用水洗掉.
(1)根据上面的描述,请你写出胆汁酸的一种物理性质______.
(2)除去沾在鱼肉上的胆汁酸,消除鱼肉的苦味,可用厨房中常用的一种物质的溶液浸泡,这种物质是______.若用HR表示胆汁酸的化学式,则浸泡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某瓶盐溶液标鉴已被腐蚀,只知其可能是NaCl溶液、也可能是Na2CO3溶液.请你对这瓶溶液进行鉴定,以确定是NaCl溶液,还是Na2CO3溶液.
(1)鉴定该溶液可用两种不同类别的试剂(任选两种)______、______.
(2)简述其中一种鉴定方法(包括步骤、现象及结论).
下列物质久置于敞口容器中,其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
A.浓硫酸B.浓盐酸
C.氢氧化钠固体D.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