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前夕,阳阳对妈妈给外婆购买的“XX牌”苏打饼干及其配料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化学课上,阳阳听老师说过,苏打是碳酸钠(Na2CO3)的一个俗名,她再仔细阅读

母亲节前夕,阳阳对妈妈给外婆购买的“XX牌”苏打饼干及其配料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化学课上,阳阳听老师说过,苏打是碳酸钠(Na2CO3)的一个俗名,她再仔细阅读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母亲节前夕,阳阳对妈妈给外婆购买的“XX牌”苏打饼干及其配料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化学课上,阳阳听老师说过,苏打是碳酸钠(Na2CO3)的一个俗名,她再仔细阅读该饼***配料表如下:小麦粉、小苏打……。她思考:配料中小苏打有何作用?如何鉴别苏打(Na2CO3)和小苏打(NaHCO3)?……
下面是阳阳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获悉】 1.相同条件下,Na2CO3溶液比NaHCO3溶液的碱性强;
2.20℃时,Na2CO3、NaHCO3的溶解度分别为21.3g和9.6g;
3.NaHCO3在270℃时能发生如下分解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而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实验过程】
实验一:验证Na2CO3和NaHCO3热稳定性的差异。在老师的指导下,你们按上图所示进行实验若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则能得出NaHCO3受热易分解,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实验二:用酸碱度的差异鉴别Na2CO3和NaHCO3。你们若用广泛pH试纸测定相同条件下两种溶液的pH,则pH较大的是_______。
实验三:用20℃时溶解度的差异鉴别Na2CO3和NaHCO3。请完成下表:(忽略溶解过程中热量的变化)
【交流总结】1.配料中小苏打主要起发泡作用。
2.可以通过溶解度、酸碱度等差异来鉴别Na2CO3和NaHCO3
【拓展延伸】通过上述研究性学习过程。你们认为小苏打(NaHCO3)除用于食品工业外,在日常生活及实验室中还有哪些应用,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实验一:甲烧杯中石灰水不变浑浊;乙烧杯中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二:Na2CO3
⑶“略”(答案和理解可)
⑷“略”(答案和理解可)
治疗胃酸过多
举一反三
同学们用Na2CO3溶液和浓HCl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推理假设]上述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由此推测出废液中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或盐酸。
[实验探究]㈠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⑴选择试剂: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选用了如下图所示的五种物质,其中物质x是酸碱指示剂中的 溶液。
⑵实验验证:某同学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确定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
㈡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Na2CO3
某同学选用_________测出废液的pH=10,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㈢处理废液,回收利用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请完成如下实验方案设计。
题型:吉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电解水实验可以确定水的组成。甲、乙、丙三位同学对电解水后液体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电解水后的液体一定呈中性吗?
【查阅资料】 图Ⅰ所示装置可用于电解水实验;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讨论】 三位同学分别向U形管中加入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观察现象,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
(1) 实验中发现试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任为无色,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pH小于7。说明试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呈______性,管②附近的溶液呈_______(选填“酸”、“碱”或“中”)性。
(2)甲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Ⅱ所示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立刻消失。
乙同学、丙同学将试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Ⅲ所示分别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不完全消失。
经讨论与分析,乙、丙同学的试验中溶液的红色不消失,原因可能是酸____________。
(3)甲、乙、丙同学分别用蒸馏水洗涤U形管、碳棒等,再将洗涤液倒入自己实验的烧杯中,观察现象:甲同学的溶液仍为无色。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仍不消失。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___________。
(4)甲、乙、丙同学分析了实验现象,为确证溶液的酸碱性,又进行下列实验:
甲同学用_________来测定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向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使溶液中红色刚好褪去。因为造成(3)中溶液的红色仍不消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与结论】 用硫酸钠增强水的导电性时,点解后溶液混合均匀,呈中性。
【交流与反思】 甲同学取55g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5g水后,则电解后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甲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点解后溶液的碱性_______。乙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H2SO4增强水的导电性,点解后溶液的酸性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为测定氯化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有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1)方案1:
请问: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要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实验中必须测量的数据是:碳酸钡的质量和__________;
②若过滤所得固体未经洗涤即烘干称重,测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方案2:通过测定样品和足量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来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若测得各物质的质量(g):样品质量为a,所用硫酸溶液质量为b,完全反应后混合溶液质量为c,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g。(用a、b、c表示)
题型:江西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小煜通过学习知道:Na2CO3、NaHCO3均能与盐酸反应,Na2CO3溶液还会与石灰水反应。
【产生疑问】NaHCO3溶液也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吗?如果能反应,生成物可能是什么?
【进行实验】小煜将NaHCO3溶液与石灰水混合,结果产生白色沉淀,已知Ca(HCO3)2能溶于水,碳酸氢盐在碱溶液中会生成碳酸盐。此白色沉淀是_________,证明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也能发生反应。为了进一步了解生成的含钠化合物有什么,继续探究:
【作出猜想】①只有NaOH ②有Na2CO3和NaOH ③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步骤1:取少量上述实验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再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中性),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可知生成的含钠化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
步骤2:将步骤1中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往滤液中先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溶液颜色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气泡产生,可此可知猜想②成立。
【拓展提高】若步骤1中未出现白色沉淀,则此时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题型:江西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为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张丽和王宇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都达到了实验目的。他们所用的试剂有锌片、铁片、铜片、硫酸锌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城。实验方案如下:
(1)方案一中选择的金属是__________;
(2)方案二中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军又设计了一个新的方案,也能达到实验目的。即将三种金属同时放入一种溶液中,该溶液中的溶质在物质分类上和前两位同学所用的试剂不同,他选择的溶液是___________。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