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钠(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于是他们做了以下探究实验。(1)实验1:向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钠(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于是他们做了以下探究实验。(1)实验1:向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钠(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于是他们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1)实验1:向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请你对脱脂棉燃烧的原因进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2:向盛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试管中加入水,充分反应后,取试管中的少量溶液放入另一小试管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过了一会,红色又褪去了。
【提出问题】溶液为什么先变红,过了一会,红色又褪去了呢?
【猜想】甲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①滴加酚酞呈现红色的溶液遇到H2O2时,H2O2可以破坏酚酞的结构,使酚酞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再显红色;②酚酞在稀碱性溶液中稳定显红色,而在浓氢氧化钠等溶液中显红色后又褪色。
【猜想】通过查阅资料后,该兴趣小组对溶液的红色褪去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猜想。
猜想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H2O2;猜想B: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太浓。
【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方案填写完整。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外,还存在另一反应,则另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实验l:反应中产生氧气和放出热量,使脱脂棉达到燃烧的条件。
(2)实验2:
猜想:2NaOH+CO2==Na2CO3+H2O ;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
试验探究:

【得出结论】 Na2O2+2H2O===2NaOH+H2O2
举一反三
草酸钙(化学式为CaC2O4,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受热能分解。小红同学为了探究其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变化,进行如下实验:取12.8g草酸钙固体在不断加热的条件下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t2时问段内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是产生了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它与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相同,则该段时间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t2~t3时间段内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                                                   
(3)t3~t4时间段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另取12. 8g草酸钙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对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CaC2O4能与稀盐酸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2O4+2HCl=CaCl2+H2C2O4;草酸
(H2C2O4)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
【设计方案并实验】 【交流与讨论】三位同学经过交流后认为,该剩余固体与图中                时间段的物质成分相同。
题型:0110 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嫦娥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过氧化钠还能与盐酸、水等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氧气)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制取CO2的装置,应从下列图1、图2、图3中选择                    。
(2)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                                  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3)设计A、B装置的目的是净化导入的纯净且干燥的CO2 。其中,
①A装置的具体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B装置的具体功能是                            ,其瓶内液体应是___________ ;
(4)为了确定CO2跟Na2O2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最后还要采用的验证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5)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                                                   。
(6)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某潜水艇上有4人,如果每人每小时消耗的氧气在某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体积为50L,则该潜水艇中每天需要过氧化钠多少千克?                         (已知:在上述温度和压强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5g/L)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下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1)通氧气,只加热T2处,C中无明显现象,T2处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1处你认为有无明显现象?                    (填“有”或“无”)。理由是                                                   。
(2)继续通足量氧气,T1、T2处同时加热, C处观察到的现象                                                 
(3)减少氧气的供给量,T1、T2处继续加热,假设T1处反应明显处于不完全阶段时,T2处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此时尾气中肯定含有毒气体          (填化学式),为防止有毒气体散发到空气中,请在上图方框中画出尾气处理的示意图。
题型:0110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为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利用一定质量的大理石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CO2的质量来进行分析测定。
(1)仪器①的名称是                     ,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C用于干燥产生的CO2,请你在虚线方框内将导管补充完整(图中“→”表示气体流向)。
(3)将上图装置连接成整套实验,则装置按字母连接的顺序为                                     
(4)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中参加反应的大理石质量为10g,装置B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3.52g,则大理石的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写计算结果)。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学习小组将“从空气中制取氮气”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
(1)写出图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C的作用是              。
方案二:
(2)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收集一瓶装置图1的装置B中放出的气体,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甲同学选用红磷,乙同学选用木炭。你认为:选用              (填“红磷”或“木炭”)的方法不科学,原因是                           
(3)分析误差: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请你分析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写两种)                      、                        ;
(4)利用物质间某些性质的差异选用不同的方法将它们分离,是分离物质的基本思路。例如:在工业上,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是利用它们              的不同。请列举一种你所知道的利用物质性质差异分离物质的方法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