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1)锥形瓶底部放一些细沙的目的是______;(2)锥形瓶中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1)锥形瓶底部放一些细沙的目的是______;(2)锥形瓶中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题型:萝岗区一模难度:来源: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锥形瓶底部放一些细沙的目的是______;
(2)锥形瓶中的现象是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玻璃管上的气球为何先变大后变小______;
(4)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打开橡胶塞,发现锥形瓶中又开始产生大量烟,你认为这是因为______;然后,他又立即将橡胶塞塞回去,这时天平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
(5)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要使3.1克白磷完全燃烧至少需要氧气______克;
(6)白磷露置在空气中极易自燃,随意放置或丢弃容易引发火灾,当实验结束后,如果锥形瓶中还有白磷,为了保证安全,你将如何处理?______.魔方格
答案
(1)白磷燃烧放热,防止炸裂锥形瓶.故答案为:防止燃烧时放出的大量热使锥形瓶破裂;
(2)锥形瓶内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白烟,化学方程式为:4P+5O2
 点燃 
.
 
 2 P2O5 
(3)开始燃烧时,反应放出的大量热,使密闭体系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气球变大;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氧气被消耗,使密闭体系内的压强减小(P2O5常温下是固体),导致气球变小.
(4)白磷又燃烧是因为白磷过量,打开橡胶塞后,白磷又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继续燃烧,这时天平就不平衡了.故答案为:没有反应完的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继续燃烧;不平衡;
(5)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16×2=32
设氧气的质量为x,
 4P+5O2
 点燃 
.
 
 2 P2O5 
4×31  5×32
3.1g    x   
4×31
3.1g
=
5×32
x

x=4g 
故答案为:4
(6)白磷露置在空气中极易自燃,随意放置或丢弃容易引发火灾,当实验结束后,锥形瓶中剩余的白磷,可以在通风厨中用酒精灯灼烧掉.
故答案为:
(1)防止燃烧时放出的大量热使锥形瓶破裂;
(2)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4P+5O2
 点燃 
.
 
 2 P2O5
(3)开始燃烧时,反应放出的大量热,使密闭体系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气球变大;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氧气被消耗,使密闭体系内的压强减小(P2O5常温下是固体),导致气球变小.
(4)没有反应完的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继续燃烧;不平衡;
(5)32;4;
(6)在通风厨中用酒精灯灼烧掉.
举一反三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魔方格

实验I: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称量.
实验II: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在称量.
实验III: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型瓶口塞上橡皮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再称量.数据见下表:
题型:云南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编号实验Ⅰ实验Ⅱ实验Ⅲ
反应前/g4.8112.6118.4
反应后/g8.0112.4118.4
为了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_.
(2)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______,气球先变大又变小.气球先变大后又变小的原因______.
(3)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反思:白磷燃烧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魔方格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如图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图所示:
魔方格

A、B、C三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三个组的同学来完成,D实验由丁组同学对镁条燃烧前后分别进行称量,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整个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是:______.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为什么?______;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指导同学们分析了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D镁条燃烧前后,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是______.
会宁的农民将玉米秸秆等粉碎后放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发酵制沼气,发酵后的残余物可做农家肥.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据此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玉米秸秆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的问题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根据沼气的成分猜想玉米秸秆中主要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探究步骤预计现象相关结论
用坩埚坩夹持一小段烘***玉米秸秆,点燃后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玉米秸秆剧烈燃烧,火焰熄灭后能够观察到瓶壁上有水珠产物中有______
向集气瓶中滴入少量______能够观察到______产物中有CO2
请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事实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______.
①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②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变小;
③10g水和10g酒精混合质量为20g;
④镁条燃烧生成的白色固体比镁条的质量大.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X,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用这个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设计实验装置上需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