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慢

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慢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
样品
消耗的稀盐酸
反应后的溶液
质量(g)
9
75.4
80
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样品中的NaHCO3的质量分数;
(2)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答案
(1)93.3%      (2)8.1%
解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9 g+75.4 g-80 g="4.4" g,样品中的NaHCO3的质量及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均可由CO2的质量求出。
解: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9 g+75.4 g-80 g="4.4" g。
设样品中的NaHCO3质量为x,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NaHCO3+HCl=NaCl+H2O+CO2
84         58.5     44
x          y      4.4 g
  x="8.4" g
   y="5.85" g
(1)样品中的NaHCO3的质量分数为:×100%≈93.3%
(2)样品中NaCl的质量="9" g -8.4 g="0.6" g,溶液中NaCl的总质量="0.6" g+5.85 g="6.45" g,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100%≈8.1%
举一反三
为了测定某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现采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其原理是把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成氨气(化学式为NH3),再用稀硫酸吸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H2SO4=(NH4)2SO4
现取该牛奶样品30 mL,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产生的氨气用9.5 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吸收。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氨气的质量是多少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g,下同)
(2)30 mL牛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3)下图是该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内容。已知牛奶中的蛋白质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请你通过计算确定,该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否达到了包装标签所标示的蛋白质的质量标准。
配料:鲜牛奶
保质期:8个月
净含量:250 mL/盒
营养成分:(每100 mL)
钙≥0.11 g
脂肪≥3.30 g
蛋白质≥2.90 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汽车蓄电池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密度为1.2克/厘米3。若要在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这种稀硫酸630 克。求:
(1)630 克稀硫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2)需要浓硫酸多少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和数据,计算反应后溶液中H2SO4的质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现将15 mL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5 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5
5
5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4
m
0.02
 
试求:(1)m=________________;
(2)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R+H2SO4=RSO4+H2↑,若13克金属R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可制得0.4克氢气,试分析:
(1)RSO4中R的化合价为       
(2)制得的氢气可用浓硫酸干燥,原因是                             
(3)通过计算确定R的相对原子质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