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同学们为确认一瓶久置的“碱石灰”(可能已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样品的成分,进行如下

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同学们为确认一瓶久置的“碱石灰”(可能已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样品的成分,进行如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同学们为确认一瓶久置的“碱石灰”(可能已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样品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实验室中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 久置的碱石灰样品中可能含有CaO、NaOH、Na2CO3、Ca(OH)2、CaCO3等成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样品中含有Ca(OH)2或Na2CO3可能含有的原因           (写一个)
[探究过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      ,溶液C中一定含      离子。
(2)溶液A中加入CaCl2溶液后产生固体,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           ,反应的方程式为       
(3)向溶液A中加入CaCl2溶液后,证明CaCl2溶液过量的方法是       
[实验结论]
依据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综合对滤液和固体成分的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样品中一定含NaOH        ②样品中一定含Na2CO3      ③样品中含NaOH、CaO中的一种或两种
[拓展延伸]
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变质的烧碱中NaOH的含量,某同学取适量的烧碱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得到200g溶液;再加入200g稀硫酸(足量)充分搅拌到不再放出气泡为止,称量溶液为395.6g。请分析计算:
(1)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       g。
(2)若所取烧碱样品为50.0g,则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用同浓度的硫酸,分别与未变质、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杂质都是Na2CO3)的烧碱样品反应,需要硫酸的质量都相等。从钠元素质量守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答案
[进行猜想]CaO+H2O═Ca(OH)2(或2NaOH+CO2═Na2CO3+H2O等,答案合理即给分)
[实验过程](1)过滤   OH
(2)碳酸钠    Na2CO3+CaCl2═2NaCl+CaCO3
(3)取溶液C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CaCl2溶液已过量(合理即给分)
[实验结论](1)②③
[拓展延伸]
(1)4.4…………………………………(1分)
(2)解:设所取样品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H2SO4="==" Na2 SO4+H2O+CO2↑………………………………………………(1分)
106                           44
     x                            4.4g
…………………………………………(1分)
   
则烧碱样品中                                       ……………………………(1分)
答:烧碱样品中NaOH的百分含量为78.8%。
(3)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是每46g钠元素生成142g硫酸钠,消耗98g硫酸……………(1分)
解析
[进行猜想]生成氢氧化钙的方程式为CaO+H2O═Ca(OH)生成碳酸钠的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探究过程]
(1)将固液分离的操作为过滤,酚酞变红了,说明溶液显碱性,故溶液中一定含有OH
(2)能与氯化钙反应的是碳酸钠,其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Cl2═2NaCl+CaCO3
(3)可以取溶液C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CaCl2溶液已过量
[实验结论]因为加水后烧杯壁变热说明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或者是氧化钙,或者是二者都有,加入氯化钙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综合以上分析,故选②③
[拓展延伸]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200g+200g-395.6g=4.4g
(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克就可以计算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即可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继而得出原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具体步骤见答案。
(3)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是每46g钠元素生成142g硫酸钠,消耗98g硫酸
举一反三
(3分)某白色粉末为碳酸钠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取20.6g该样品,放入盛有200g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固体完全消失,烧杯内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11.8g,并且测得该溶液pH为7。
计算:(1)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把所得溶液蒸干,得到固体22.8g(不考虑损耗),请计算该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收集某气体能采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
性质是                                       
⑵实验室制备并收集氧气的装置组合是    (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a”或“b”);装置A、B都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比较这两个装置,指出A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是                               
⑶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填选项字母编号)。
A.c→d→e→f     B.d→c→e→f     C.e→f→c→d        D.f→e→d→c
(4)将氧气通入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实验中观察到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固
体变为红色,则进入装置B的气体一定含有       ,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⑸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
①如下图所示是用干燥纯净的氧气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仪器②中装有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其作用是                      
②为验证装置①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①与②之间加入                              
装置进行证明。
③现称取5.0 g二氧化锰样品进行实验,装置①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1.1g,则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学生毕业回乡后,利用所学化学知识科学致富。他运用当地盛产的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来煅烧,生产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 + CO2 ↑。
请计算回答:
(1)碳酸钙(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CaO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假如煅烧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250t,可生产出多少t含氧化钙90%的生石灰? (保留一位小数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凯式定氮法”是通过测奶品中含氮量(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来折算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一种方法。为了提高氮的含量,不法分子将三聚氰胺(化学是为C3H6N6)添加进奶品中,冒充蛋白质,使许多婴幼儿长期服用后产生结石,严重影响婴幼儿的健康。不法分子如果向1000g牛奶中添加2.52g三聚氰胺,能够冒充蛋白质的质量为(已知蛋白质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6%)
A.2.52gB.4. 44gC.10.5gD.12.32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研究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样品进行了研究。称取石灰石样品8g,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测得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不溶解)。
实验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物质的质量/g
第1次
10
5.5
第2次
10
3
第3次
10
1.6
第4次
10
m

(1)第4次剩余物质的质量m=        g。
(2)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3)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0.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