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考查古代传说,帝尧的名字叫放勋。他严肃恭谨,明察是非,善于治理天下,宽厚仁和,诚实尽职,能够让贤,光辉普照四方,以至于天上地下。它能够明察有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考查古代传说,帝尧的名字叫放勋。他严肃恭谨,明察是非,善于治理天下,宽厚仁和,诚实尽职,能够让贤,光辉普照四方,以至于天上地下。它能够明察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考查古代传说,帝尧的名字叫放勋。他严肃恭谨,明察是非,善于治理天下,宽厚仁和,诚实尽职,能够让贤,光辉普照四方,以至于天上地下。它能够明察有才有德的人,使同族人亲密团结。族人亲密和睦了,又明察和表彰有善行的百官,协调诸侯各国的关系,民众也随着变得友善和睦起来了。
——摘译自《尚书》
材料二 《大禹治水》是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常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记载尧主要生活在哪一地区?他“让贤”的方式历史上称为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大禹治水为什么能取得成功?除了治水这一功绩外,大禹的另一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2分)
(3)尧、舜、禹的这种推选继承人的方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什么精神?(1分)
答案

(1)黄河流域。禅让制。
(2)原因:团结民众,采用疏导的治水方法。贡献:建立夏朝。
(3)公而忘私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一中记载尧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他“让贤”的方式历史上称为禅让制。
(2)材料二中的大禹治水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团结民众,采用疏导的治水方法,公而忘私。除了治水这一功绩外,大禹的另一主要历史贡献是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3)尧、舜、禹的这种推选继承人的方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公而忘私的精神。
点评:学生要知道,“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远古人民与自然灾害抗争搏斗的历史过程和伟大成就。大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他的势力不断扩大,直达江淮流域。禹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
举一反三
2011年4月5日,万众瞩目的辛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省新郑市隆重举行。共同的血缘、相同的情怀使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了大批海外游子,这一盛世国典现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团聚的重大节日。此举,是因为黄帝
A.曾经打败了炎帝B.发明了文字C.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编制了乐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和谐”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理念经过长期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共12分)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1)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2分)
(2)人与人的和谐:请依据课本内容,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2分)
(3)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2分)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木,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这样的古代思想家是谁?(1分)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位暴君。(1分)
(5)人与人的不和谐: 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生前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2分)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6)请你从儒家和法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们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B.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              
A.半坡氏族时期B.黄帝、炎帝时期
C.山顶洞人时期D.尧舜禹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海外华人常自称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中国人善于想象B.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