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5分)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5分)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行至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2分)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2分)这句话反映了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的思想?(2分) (2)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2分)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4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一说,此次变法的影响。(3分) |
答案
商鞅(或卫鞅、公孙鞅)。(2分)不守旧,勇于创新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2分) 法家。(2分) (2)秦孝公。(2分) 奖励军功;奖励生产。(2分+2分) (3)经过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基础(3分) |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商鞅认为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体现了商鞅不守旧,勇于创新的精神;他的这种思想反映了诸子百家中法家主张改革的思想。 第(2)问,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史实,公元前356年的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材料中的“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说明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奖励生产。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影响的准确识记,以及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经过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国力大增,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基础。 |
举一反三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公元前359年,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请回答: (1)请你从材料中找出能说服秦孝公和那些守旧的大臣们的观点。(2分) (2)商鞅变法是我国古代史上最彻底、最成功、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改革,请你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6分) (3)《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那些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秦惠文王用最残酷的刑罚把商鞅车裂示众。商鞅的死说明了什么? 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4分) |
下图是一个铁制犁头,它表明,我国至迟到什么时候就已经使用牛耕( )
|
我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曾经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这一水利工程是( ) |
历史巨片《大秦帝国》描述了秦国由弱变强,再由强变弱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东西对于现在都有借鉴意义,其中描述秦国由弱变强的《黑色裂变》应该着重描写的事件是 (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5分) (2)用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3分) (3)据材料二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3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