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唐朝科举考试科目已分常科和制举两类。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等50多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科举制推动了我国文学艺术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唐朝科举考试科目已分常科和制举两类。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等50多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科举制推动了我国文学艺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唐朝科举考试科目已分常科和制举两类。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等50多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科举制推动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它促使一些读书人平时注意加强对古诗、律诗、词赋、散文、小说的写作训练,认真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唐玄宗时,诗赋定为科举的必试项目。唐诗名家辈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近五万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科举考试还专设“书学”一科,以书取士,使朝野上下莫不笃重书法,趋之若鹜。贞观、开元之治,经济繁荣,国威远扬,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更把书法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唐代书法成就以楷书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极大。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和怀素等。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讲义》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唐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设置的科目众多。
(2)唐朝时期文学领域只有诗歌得到了发展。
(3)杜甫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
(4)在唐代,楷书成就最为突出,书法名家人才辈出。
(5)唐朝的文化发展与该时期政治经济因素关系密切。
答案
(1)A  (2)B (3)C  (4)A  (5)A
解析

试题分析:(1)注意本题所提出的要求,不是简单的改错题。分为“符合”“违背”“未涉及”三类。学生要仔细阅读材料再回答。“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等50多种”,由此可以看出本题符合材料的描述。
(2) “它促使一些读书人平时注意加强对古诗、律诗、词赋、散文、小说的写作训练”,由此可以看出本题的描述不符合题目意思,是错误的。
(3)题目的描述没有错误,但在题目所给的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
(4)“唐代书法成就以楷书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极大”,由此可以看出本题的描述是符合题目意思,正确的。
(5)“贞观、开元之治,经济繁荣,国威远扬,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更把书法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材料中这一描述虽然是经济对书法的推动,但一个“更”字,就不难看出唐朝的文化发展与该时期政治经济因素关系密切,故本题符合材料描述的意思。
举一反三
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其历史依据是我国古代实行的(  )
A.禅让制B.分封制
C.世袭制D.科举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阅读后回答: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1分)
(2)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1分)什么朝代被废除的?(1分)
(3) 对这种制度起着发展和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有哪些?(3分)
(4)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其历史依据是我国古代实行的(   )  
A.禅让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科举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  )  
A.隋文帝B.唐太宗
C.武则天D.唐玄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我国封建社会,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一理想的途径是(    )
A.农业生产B.文化交流
C.科举制度D.贸易往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