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者论中国的科举制度: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

外国学者论中国的科举制度: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外国学者论中国的科举制度:
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美)斯塔夫利亚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由谁创设的? (3分)
(2)科举考试科目繁多,一般以什么科为重要?(3分)
(3)你认为科举制度的实施与唐朝的繁荣有何关系? (4分)
答案

(1)隋炀帝
(2)进士科
(3)科举制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通过较为公平的考试,使得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扩大了统治阶层的基础,为唐朝的繁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根据所学知识,科举制是我国古代一种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它创立于隋朝时期的隋炀帝,唐朝得到完善。
(2)根据所学知识,唐朝时期的科举考试以进士科最为重要,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3)根据所学知识,唐朝时期全面繁荣,其中繁荣的原因之一在于统治者善于用人,科举制公平公正,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通过较为公平的考试,使得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扩大了统治阶层的基础,为唐朝的繁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点评:科举制是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考试至今还在沿用,影响深远,是考试命题的重点,科举制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朝末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同学们以后对历史概念要深入理解,全面的把握才行。
举一反三
封建统治者重视科举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
A.为了选拔有用的人才B.为了控制选官权力
C.为了巩固自身统治D.让更多读书人改变命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
(1)“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英国从中国学去的是什么考试制度?(2分)这一制度是由谁正式创立的?(1分)该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
(2)这种考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
(3)这种考试制度与之前的九品中正制度在选官标准上有什么不同?(2分)该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样的意义?(2分)
(4)唐朝武则天为该制度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 赵嘏
(1)以上诗句反映了唐朝实行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哪个朝代?(2分)
(2)唐朝时期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有哪些?(3分)
(3)唐玄宗时,新科进士主要考什么内容?(2分)
(4)这种制度对唐朝有什么影响?(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科举制B.郡县制
C.分封制D.行省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
A.善于用人B.虚心纳谏C.科举取士D.勤政爱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