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和归纳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方法,下列历史人物分类中,你认为不合适的一组是A.唐太宗明太祖B.苏轼辛弃疾C.毕昇郑和D.戚继光郑成功

比较和归纳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方法,下列历史人物分类中,你认为不合适的一组是A.唐太宗明太祖B.苏轼辛弃疾C.毕昇郑和D.戚继光郑成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比较和归纳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方法,下列历史人物分类中,你认为不合适的一组是
A.唐太宗明太祖B.苏轼辛弃疾
C.毕昇郑和D.戚继光郑成功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人物相似点。唐太宗和明太祖都是古代皇帝;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宋代豪放派词人;戚继光和郑成功都是中华民族英雄;毕昇是宋代平民科学家,郑和明代航海家,所以C项符合题意。
举一反三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唐朝中央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元朝为了控制辽阔的疆域,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建立这一制度的元朝皇帝是谁?(2分)
(3)材料三中故宫导游所说的“偏房”是清朝的什么机构?(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太宗说:“民之所以去做强盗,是因为赋役繁重,官吏贪暴,饥寒交迫,所以才不顾廉耻。我应当俭省节约,轻徭簿赋,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有余,则自不当强盗,还用得着严刑重法吗!”根据这样的认识,唐太宗
A.创立科举制B.创立三省六部制
C.实行轻徭薄赋D.虚心接受大臣建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新疆吐鲁番出土了几页《唐律》残片(如图),从这几页残片中,我们起码可以得知
A.唐朝有了法律
B.唐朝的法律很繁杂
C.唐朝法律废除了死刑
D.亚洲各国都采用唐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四个选项中的哪一项与所示图表无关?
A.隋文帝的励精图治
B.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C.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D.唐玄宗时,进入鼎盛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唐太宗时刻挂在嘴边的话(如图)

(1)结合材料一,分析唐太宗认识到哪一实质性问题?(1分)他对人民群众产生了一种什么心理?(1分)
材料二   《贞观政要》里的几句话(已作放大处理)

(2)唐太宗统治期间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盛世局面?(1分)结合材料二,说一下此盛世局面与隋炀帝“一朝而败”的关系?(2分)
材料三   《唐语林》摘录

(3)《唐语林》中的“上”是指谁?(1分)“开元初”是指什么时期?(1分)
(4)材料中的“上”是如何“留心理道,革去弊讹”的?(2分)由此出现的“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的局面被称作什么?(1分)
材料四   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拨翟,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卷,非但人得荐士,亦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是,累朝赖多士之用。 
——陆贽《陆宣公翰苑集》
(5)材料四主要反映了武则天采取的哪一措施?(1分)史称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这与材料三《唐语林》“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局面的出现有什么关系?(2分)
(6)结合四则材料,说一说怎样才能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