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 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贞观政要》材料三 以史为镜,可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 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贞观政要》材料三 以史为镜,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贞观政要》
材料三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这位皇帝在位时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4分)
(2)从材料一中说明他认识到了什么问题?(2分)
(3)材料二反映了这位皇帝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有效的统治措施?(写一项即可)(4分)?
(4)材料三中的被皇帝称为“人镜”的是谁?(2分)
答案

(1)唐太宗;贞观之治
(2)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3)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或维护封建统治);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赋税负担、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4)魏征。
解析

试题分析:(1)(2)此问考查的是唐太宗的相关史实。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汲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要取得人民的支持,统治才能巩固。对此他提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第一小问解决了知道是唐太宗,第二小问根据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就能确定答案。
(3)此问考察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其历史思维的培养:学生应明白统治阶级即使为人民制造福利,最终也是为自己的统治服务,从(1)(2)问,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理解材料二的意思:我每天勤政,不但是担忧可怜百姓,更主要的是为了爱卿你们的荣华富贵。皇帝的爱卿就是封建统治阶级。这句话就表达了唐太宗的措施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第二小问就列举一项唐太宗“忧怜百姓”的措施,就是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
(4)此题考查的是唐太宗任人唯贤和虚心纳谏的相关史实。材料三中唐太宗说道:“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就是说有人镜指出他的得失了。谁敢指责皇帝?在唐朝有个人物敢指责皇帝,就是魏征。
举一反三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唐太宗在他的哪位大臣死后说的一段话(  )
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姚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这一时期是
A.五世纪初期B.六世纪早期
C.七世纪初期D.六世纪后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资治通鉴》评价此人:“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当代史学家郭沫若评价此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该皇帝是(  )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和唐太宗无关的史实是(  )
A.建立唐朝
B.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观点
C.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
D.注意“戒奢从简”,节制享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郭沫若评价下图皇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
A.唐高祖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