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一位名人曾经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这里的夷岛是指A.台湾岛B.香港岛C.日本岛D.海南岛

中国古代的一位名人曾经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这里的夷岛是指A.台湾岛B.香港岛C.日本岛D.海南岛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国古代的一位名人曾经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这里的夷岛是指
A.台湾岛B.香港岛C.日本岛D.海南岛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这首诗歌的意思是,我知道在远处,倭寇居住的小岛就漂浮在那天边;因此我不敢忘记那些无耻的倭贼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我要立志抗倭,不辜负自己的珍贵年华。夷岛是指日本岛。故选C项。
点评:本诗为戚继光年轻时所写,他当时知道敌寇当前,写下此诗,体现了他对国家的责任以及对敌人的坚决.表达了戚继光决心将自己的一生和抗倭事业结合起来,使自己处在时代激流的中心,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
举一反三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反抗侵略B.民族团结C.社会变革D.和平交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B.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D.美洲大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对明朝时郑和七下西洋影响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B.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线
C.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
D.迅速发展了海外贸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哪些选项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参与的(    )
①学习汉语,熟悉儒家经典。
②带来了新的科学知识和机械制品
③与当时的官员和学者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
④帮助修改中国历法,使其更加精确
⑤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即当时的世界地图
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3分)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郑和崇拜”并非形成于中国本土而是形成于东南亚。在东南亚,流传着许多与郑和有关的传说。如郑和在当地建清真寺、教导当地人斋戒、传播回教等传说;郑和与印尼巴厘岛的荔枝、花生、白葱等种植的传说。此外,还有印尼和马来西亚的“郑和鱼”、郑和留下的“拍手以呼风”习俗等等。对东南亚来说,郑和问题已从中国明朝的历史范畴演化成为具有本区域历史内涵的文化现象
材料三: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上这样写道:“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觐见王上。王上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共4分)
(2)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何处?(2分)根据材料二中郑和的活动,分析“郑和崇拜”形成于东南亚的原因。(2分)
(3)材料三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的叙述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2分)
(4)1992年是哥伦布远航500周年。当时,欧洲国家热烈庆祝,为其树碑立传。而美洲国家却大加谴责。为什么美洲国家会持如此态度?(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