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请回答:(1)此条约的名称是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请回答:(1)此条约的名称是什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请回答:
(1)此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于何时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放五处通商口岸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在我国南方和沿海地区开放了一系列港口城市,这与本材料中开放的口岸有何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中英《南京条约》。
(2)1997年7月1日。
(3)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列强的势力侵入到中国沿海地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倾销中国市场,使中国的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小农经济逐渐***。
(4)近代开放的口岸是通过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具有强迫性、侵略性。20世纪80年代是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而开放,具有主动性、主权性,本质是完全不同的。
举一反三
(1)制作表格 :回顾《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有关内容,了解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基本线索。(提示:可从时间、侵略战争、内容、危害等方面列表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畅想天地:面对列强的步步侵略,清朝的统治日益腐败。假如你是当时 的一位爱国志士,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试阐述你的救国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请回答:
(1)材料出自什么条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条约中的第一款和第四款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请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共同点是
①都有清政府赔款的内容②都有清政府割让领土的内容
③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④都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产生影响[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40年的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以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等为重要内容的《南京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堕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古老中国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历史。
材料二: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10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它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材料四:1978年12月18日,这一天的北京白雪皑皑,空气很新鲜,有了之前充分的思想舆论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得热烈而又轻松,会议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现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建立起新中国的***,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中《南京条约》是怎样的一个条约?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中“1900年、1919年北京见证了哪些事件?1949年新中国成立“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3)材料三中“社会主义改造”引起了我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变化?材料四中“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从孙中山、***、***身上,我们要学习他们哪些可贵品质?
                                                                                                                 
题型:湖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