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些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依次写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4分)(2)图1和图3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终以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些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依次写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4分)(2)图1和图3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终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些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依次写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4分)
(2)图1和图3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终以失败结束,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其失败的主要原因。(4分)
(3)从上述四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先学      逐渐学习   最后学习               的过程。(3分)
答案
(1)洋务运动(1分);戊戌变法(维新变法、百日维新、公车上书) (1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分);新文化运动(1分)。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只学习西方技术,不学西方政治制度(2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软弱性,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过于强大(2分)(意思相近即可)
(3)西方先进技术,逐渐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最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意思相近即可) (3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结合图片下面的文字提示可知:图一是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创办的最大的军事工业;图二事件是由当时在北京科考的学子们请求变法的举动,掀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图二是辛亥革命中武昌起义的情景;图三是陈独秀创办的杂志,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新青年》也成为此运动的思想阵地。
第(2)题结合第(1)题的分析可知,图一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它失败的原因包括缺乏完整的计划、主事者识见不足、守旧人士的反对、官僚政风的败坏等,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想用西方的技术去维护已经腐朽的制度是可能成功的;图二反映的事件是辛亥革命,它失败的原因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有着密切关系,不能放手发动群众,再加上中外反动势力的强大,最终走向失败。
第(3)题结合图片反映的事件考查了中国学习西方的三个重要历程。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属于第一阶段;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了西方政治制度,是学习西方的第二个阶段;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是学习西方的第三个阶段。由此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递进过程。
举一反三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抗争与探索。(12分)
(1)请写出其中四次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的名称及其相对应的一位代表人物。(8分)
(2)你从他们的抗争与探索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题(9分)近代以来,进步的仁人志士站在时代的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那么,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向西方学习,出现了那些进步的思想潮流?在这些进步的思想潮流指导下的重大社会实践活动分别是什么?这对你有什么启示?(思潮和实践活动写对一处给1分,共5分;启示4分,言之有理即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改编自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写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历史事件。(2分)
(2)洋务派在福州创办的军事工业是什么?(2分)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而,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通过了解人物,也是学习历史的途径。下列人物与参与的事件对应不正确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图二人物曾经领导了公车上书运动。
B.图三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资产阶级共和国总统
C.图四人物领导了新文化运动
D.以上四人为挽救民族危机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注:指器物方面)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材料二:“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康有为
材料三:***曾回忆说:“        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本杂志。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
材料四: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即在于启蒙……先驱们注重将文学作为改造社会人生的工具。被新思潮唤醒的一代青年作家,常常有着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感受,于是苦闷、彷徨、感伤,但俄国革命的成功却带来另一条走向光明的康庄大道。
(1)①材料一所说“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的是什么?(1分)
②请列举一位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1分)
(2)①依据材料二可知,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哪方面的内容?(1分)
②该学派后来掀起一场救亡图存的实践活动的名称叫什么?(1分)
(3)①材料三中的横线应该填上的杂志名称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2分)
②为什么胡适、陈独秀能成为***的模范?(1分)
(4)①据材料四,“五四文化思潮”发生的时间是何时?(1分)
②“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即在于启蒙”,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1分)
(5)①四则材料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的共同点是什么?(1分)
②综合以上材料,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救国道路上有何特点?(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