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究。请回答:(1)中国近代史,既是

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究。请回答:(1)中国近代史,既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究。请回答:
(1)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此完成下表:(5分)
战争
战后签定的条约
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
 
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为了改变中国落后和挨打的局面,中国先进人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进行近代化的探索。请写出近代化探索的4个事件。(4分)
(3)今年是辛亥革命    周年。(1分)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请说明理由。(4分)
答案

(1)
 
 
 
 
《南京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
(3)①问:102周年。(1分)
②问:革命即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观点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欢深入人心。所以辛亥革命是成功的。(2分)
观点2: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告北洋军阀的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所以是失败的。(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了近代史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检测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社会性质的不断变化,可以判断对应的战争与条约。学习时需要熟记这几次战争及对应条约的影响。
第一空:应该填《南京条约》,注意关键词鸦片战争和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联想到中英鸦片战争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了。所以应该填写《南京条约》。
第二空和第三空:应该填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注意关键词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这场战争就应该联想到中日甲午战争,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所以应该填写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第二空和第三空:应该填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注意关键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场战争就应该联想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所以应该填写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2)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归纳能力,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最早的是19世纪60至90年代的洋务运动。所以近代化探索的第一件事是洋务运动。第二件事是戊戌变法。因为甲午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的覆没标志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中国的资产阶级开始了改良运动,试图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因顽固势力的强大,变法失败了。所以近代化探索的第二件事是戊戌变法。第三件事是辛亥革命,因为改良运动的失败使资产阶级认识到了清政府的腐败,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最终在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所以近代化探索的第三件事是辛亥革命。
第四件事是新文化运动,因为辛亥革命虽建立中华民国,但是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袁世凯倒行逆施,企图复辟帝制,进而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发生了新文化运动。所以近代化探索的第四件事是新文化运动。
(3)①问: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归纳能力,因为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用今年的时间减去1912年,得到102。所以今年是辛亥革命102周年。
②问:本题难度较大,综合性较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归纳能力,辛亥革命具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成功的原因是辛亥革命有下列3点功劳,第一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第二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第三使民主共和欢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也有辛亥革命的功劳。所以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说失败是辛亥革命有下列2个原因,第一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使他们丢失了革命果实,袁世凯欺骗了人民和资产阶级,窃取了革命果实,第二是没有改变当时的社会制度,中国仍然处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改变,没有完成革命目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所以说辛亥革命也有失败的一面。
举一反三
下列是某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到的有关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些文字资料和历史图片,他们根据这些材料进行了生生互动,合作学习,请你积极参与他们的活动,解答下面的一些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1)据材料一,它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写出李鸿章在该事件过程中的主要活动。(2分)
(2)材料二是与中国近代某一政党相关联的两幅图片。写出这一政党的名称、建立者、建立的时间和地点。材料二中图一的“十六字纲领”又被阐发为什么思想?(5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方面,它与材料一有何不同之处?该运动到了后期又有什么新的内容?(3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为该历史兴趣小组的活动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6分)
美国《芝加哥华语乐坛》报刊文说:“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中国的革命先行者们曾作出巨大牺牲,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一个核心,一个实现振兴中华的主心骨。”
请回答:
(1)“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近代中国各阶层有识之士进行了哪些重要探索?请列出一项。(1分)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一个核心,一个实现振兴中华的主心骨”?(2分)
(2)请写出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相关的现代节日。(1分)在这个神圣日子到来之季,你认为这些为了中国革命而奋斗的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内容后判断: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内容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A”;违背了以上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B”;是以上内容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C”。
(1)戊戌变法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国家。(  )
(2)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
(3)光绪皇帝支持戊戌变法。(  )
(4)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的政治运动。(  )
(5)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向西方学习,不断探索。请回答:
(1) “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揭开中国近代化序幕的事件是什么?(1分)
(2)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民最大的感受。”指出“皇帝倒了”的含义和意义。(2分)
(3)20世纪早期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什么?(1分)
(4)结合所学回答,以上事件的共同历史作用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回答下列问题。
(1)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列举一位在新文化运动后期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1分)
(2)被称为“美国国父”的人物是谁?美国南北战争的***是谁?(2分)
(3)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领导者是谁?(1分)
(4)结合上述历史人物的贡献,谈谈你的感想?(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