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歌谣,找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16分)  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恨独裁,武装反抗在八一;  行万里,红军战士大转移;谋合作,西安兵谏为抗日;  抗日

阅读下面的歌谣,找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16分)  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恨独裁,武装反抗在八一;  行万里,红军战士大转移;谋合作,西安兵谏为抗日;  抗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歌谣,找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16分)
  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恨独裁,武装反抗在八一;
  行万里,红军战士大转移;谋合作,西安兵谏为抗日;
  抗日寇,台儿庄前血战激;要和平,陪都谈判展大义;
  大转折,刘邓大军定中原;庆解放,南京城头悬凯旗。
答案
北伐战争 南昌起义 长征 西安事变  台儿庄战役  重庆谈判 挺进中原 南京解放
解析

试题分析:“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可知是指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 “恨独裁,武装反抗在八一”可知是指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行万里,红军战士大转移” 可知是指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实行伟大的战略转移;“谋合作,西安兵谏为抗日” 可知是指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合作抗日;“抗日寇,台儿庄前血战激” 可知是指1938年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为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要和平,陪都谈判展大义”可知是指1945年国共在陪都重庆进行重庆谈判;“大转折,刘邓大军定中原”可知是指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庆解放,南京城头悬凯旗” 可知是指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难忘九一八、“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血肉筑长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内战烽火、战略大决战。 
举一反三
读图:与右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化的探索: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在民族危难之时,无数的仁人志士积极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材料三: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
(1)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事件是洋务运动,请问这个运动的性质是?(2分)
(2)根据材料二写出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两个代表人物(2分)
(3)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分)
(4)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李大钊等人还传播了什么思想?(2分)
(5)根据材料三,在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其中“变革人心”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言文教材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是
A.李大钊B.陈独秀C.鲁迅D.胡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