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在民族危难之时,无数的仁人志士积极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材料

近代化的探索: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在民族危难之时,无数的仁人志士积极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材料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近代化的探索: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在民族危难之时,无数的仁人志士积极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材料三: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
(1)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事件是洋务运动,请问这个运动的性质是?(2分)
(2)根据材料二写出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两个代表人物(2分)
(3)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分)
(4)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李大钊等人还传播了什么思想?(2分)
(5)根据材料三,在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答案
近代化的探索:
(1)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分)
(2)康有为、梁启超(2分)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4分)
(4)马克思主义思想(2分)
(5)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洋务运动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战争的失败是统治者认识到与外国的差距,发起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如奕、曾国藩、李鸿章等,他们试图用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挽救封建统治危机,故其性质就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依据材料二的《变法通义》可以看出,提倡资产阶级新思想的两个代表人物为康有为和梁启超。
(3)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民主共和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在运动初始,就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宣传的是当时较进步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1917年,爆发了“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所以在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等人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在中国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5)观察材料中的图表,可以看出中国在学习西方时,从洋务运动学器物,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制度,再到新文化运动思想,是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故答案为:有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举一反三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其中“变革人心”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言文教材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是
A.李大钊B.陈独秀C.鲁迅D.胡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严复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十九世纪末最敏感的人”,因为他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主张民主共和思想
C.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
D.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著作或报刊,在中国最早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经济、文化和军事,总结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教训,启导当时的中国人睁开眼看世界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