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6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年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这篇习作写于A.北伐战

今年86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年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这篇习作写于A.北伐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今年86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年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这篇习作写于
A.北伐战争时期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目中暗含的时间,2014-86=1928,可见杨老先生出生于1928年,再结合文中的“少年时代”“国仇还未报”等提示,可知这篇习作应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故选C项。
举一反三
歌曲具有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时期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②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③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⑤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A.⑤①③②④B.③⑤①②④
C.⑤③①②④D.③①②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
——摘自1936年12月《桂林日报》
请回答:
(1)材料中的“陕变”指什么事件?(1分)
(2)李济深对国民政府下讨伐令持什么态度?(1分)归纳他所持态度的理由。(2分)
(3)“陕变”的解决对时局产生的主要影响有哪些?(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东北的沦陷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B.“双十二事变”
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重庆是抗战时期全国的金融中心。下列图片所示,汇集重庆金融业、有华尔街之称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的地点在(       )
A.山西省B.河南省C.陕西省D.山东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