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15岁中秀才,41岁中状元,办厂遭遇困境时,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他固辞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清状元110人,但状元经商成就大

张謇15岁中秀才,41岁中状元,办厂遭遇困境时,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他固辞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清状元110人,但状元经商成就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张謇15岁中秀才,41岁中状元,办厂遭遇困境时,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他固辞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清状元110人,但状元经商成就大业,并造福社会只有他一人。以下哪项不属于他的事迹
A.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B.他的创业经历折射了民族企业的艰难曲折历程
C.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口号,发展教育
D.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用工业大生纱厂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状元实业家张謇的历史史实,根据题目信息“清状元110人,但状元经商成就大业,并造福社会只有他一人”判断此人是张謇,面对民族危机,多家贫困,张謇弃官从商,发展实业,提倡实业救国,并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口号,发展教育,D项表述错误,大生纱厂是民族工业,民用工业是洋务派创办的,本题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是当时社会的两大思潮,本题学生容易错把民用工业和民族工业混淆起来,民用工业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的,有一定的最求利润的目的,但封建性仍然很强,民族工业是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完全和外国资本主义竞争,争夺市场和原料,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打压,同学们要注意区分。
举一反三
他被称为“状元实业家”,他兴办的实业是
A.轮船招商局B.汉阳铁厂C.大生纱厂D.天津电报总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A.荣宗敬B.荣德生C.张謇D.周学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D.北洋军阀的分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1912—1919年,中国的地主、官僚、商人、资本家兴办厂矿四百七十余个,新厂矿的投资加上扩建增资共计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1912年以前50年民族资本一亿三千万元的投资总和。1914年中国面粉出口10万担;1915年出口20多万担;1916年出口30多万担;1917年出口80万担;1918年出口达210万担;1919年出口超过275万担。
材料二:他从1895年开始筹办大生纱厂……他为了开发沿海滩地,围垦造田,兴修水利,推广农业技术改良措施,扩大产棉区……他在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上,于1905年创立了大达内河小轮公司,开拓苏北内河运输……他用工厂的利润兴办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机构……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他”是谁? (2分)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什么时期? (2分)
(3)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能长期维持吗?(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20世纪50年代谈到中国的民族工业时说四个人不能忘记:讲重工业勿忘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到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到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
(1)***说“讲重工业勿忘张之洞”,是因为他创办了什么企业?这类企业的创办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2)***说“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是因为他创办了什么企业?他的企业的兴旺和***都和世界历史上什么事件密切相关?(2分)
(3)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对你有什么启示?写出一条即可。(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