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世界是“欧洲”的。一度,世界是“美国”的。又有人说,将来的世界是“新兴国家”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

曾经,世界是“欧洲”的。一度,世界是“美国”的。又有人说,将来的世界是“新兴国家”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曾经,世界是“欧洲”的。一度,世界是“美国”的。又有人说,将来的世界是“新兴国家”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 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材料二: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材料三: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到1500年,世界人均GDP达到了90国际元,花了99.4%的时间。然后到1750年,世界人均GDP达到180国际元,花了0.59%的时间。从1750年开始到2000年,世界人均GDP增加了37倍,达到6600国际元,只花了0.01%的时间。换句话说,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过去的250年——也就是在0.01%的时间里创造的。
材料四:近代以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15世纪欧洲的崛起;第二次是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1)指出材料一中欧洲通过哪些途径“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2分)
(2)材料二中分别在英国和法国首开先河的历史事件各是指什么?并各举 出一个代表人物。(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人类“在0.01%的时间里”创造了“97%的财富”的主要原因。(2分)
(4)概括材料四中美国在20世纪大半时间主导世界的主要原因。(2分)
(5)指出材料四中“群雄竞起”的含义。(1分)
答案
(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2分)
(2)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或史蒂芬孙……)。(2分)法国:启蒙运动,伏尔泰(或孟德斯鸠……)。(2分)
(3)科学技术的进步(或工业革命的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2分)
(4)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罗斯福新政);利用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横财。……(任意两点即可,2分)
(5)影响: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1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结合材料一中的内容可以判断“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指的是欧洲对亚洲进行了殖民统治和剥削掠夺。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以西班牙,葡萄牙为首的殖民帝国对亚非拉各国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造成了这些地区和国家的长期贫困。欧洲需要大量亚洲商品如印度等地的香料棉布、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工业革命后,欧洲国家占领了印度、中国等国家,使亚洲成为了欧洲国家的重要原料产地和产品的倾销市场。
第(2)题考查了世界近代发展中与英国和法国有关的重要事件。“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指的是在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最先发生的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代替了人工劳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指的是以法国的启蒙思想为主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及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及运动。
第(3)题中提到的“在0.01%的时间里”创造了“97%的财富”出现在“从1750年开始到2000年”,在这二百五十多年的时间内,世界发生了三次重要的科技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在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并发展,加速了世界商品的流通,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4)题考查了美国在二战前后成为世界经济和政治强国的原因。二战前在经济大危机出现后,美国及时的调整了经济政策和制度创新,使美国的经济缓慢恢复和发展起来;美国重视科技和教育,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充足了科技革命的成果,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在二战后,美国利用战争大发战争财,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和政治领导者。
第(5)题考查了世界当今多极化发展的趋势。结合材料中所提到的“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第三次权力转变”,指的是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是由于中国、俄罗斯、日本、西欧等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的提升,当时世界超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因此世界格局可以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举一反三
右图是欧洲人绘制的一幅世界地图,其反映了世界开始被连成了一个整体,根据你所学知识判断该图最早可能出现在哪一事件之后 (     )
A.新航路开辟后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C.美国独立战争后D.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运用多元史观来评价同一历史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更透彻。如下不同史观分析的共同历史现象是【      】
A.基督教的传播B.新航路开辟
C.亚历山大东征D.文艺复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但丁——《最后的晚餐》B.培根——《蒙哪丽莎》
C.达·芬奇——《神曲》D.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际关系的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约1500年,……诸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的移居到了新的大陆。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在一体的世界。
——摘自《全球通史》
(1)大约1500年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使得“诸种族不再互相隔绝”?这一事件对世界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2分)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
(2)两次国际会议中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主要有哪些(列举两个)?材料中的“新秩序”指的是什么?(3分)
材料三:见右图

(3)材料三反映了二战后出现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种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
材料四:“……中国没有等待,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
——奥巴马
(4)根据材料四指出,在亚太地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力量有哪些?奥巴马的话反映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些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主要是(    )
A.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从封闭走向开放
C.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D.从分散走向整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