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依据的法令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论十大关系》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依据的法令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论十大关系》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依据的法令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论十大关系》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运动。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依据的法令是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故选C。
举一反三
学习历史,要分清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以新中国土地改革为例,以下哪一项属于历史观点?
A.1950年6月,《土地改革法》颁布B.1950年冬,全国土改分批进行
C.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D.土地改革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标志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
C.西藏和平解放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我国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请观察小华设计的“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分别写出图中A、D两个阶段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2分)

(2)在党和国家土地政策的法规指导下,B阶段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出现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有哪些?(2分)
(4)结合本地情况,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进行了复杂而坚信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请回答:(13分)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展土地改革,颁布了什么法令?(1分)土地改革的意义是什么?(3分)
(2)在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改造方式是什么?(1分)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进入了什么发展阶段?(2分)
(3)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什么运动?(1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逐步在农村实行了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什么制度?(1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意义?(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为1950年、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列(%).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