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如图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一五”时期,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达10%左右。1978年后,农民均收入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如图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一五”时期,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达10%左右。1978年后,农民均收入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一五”时期,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达10%左右。1978年后,农民均收入更是大幅提高,年均增长率达到12.7%。
材料三:
内容
类型
人均收入
大学生比例
生态环境
城乡东西部差距
当前小康水平
近1000美元
11%
恶化
较大
2020小康社会
3000美元
20%
有所改善
比较均衡
 
⑴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出现的哪两大失误与挫折?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4分)
⑵材料二中我国农民收入在两个时期快速增长分别得益于哪些农业改革(政策)?(2分)
⑶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当前达到的小康水平是怎样的?2020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又是什么?(4分)
答案
(1)图一反映了大跃进运动,图二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2)“一五”期间,我国先后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我国当前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2020年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图一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图二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先后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所以农民收入能够快速增长;1978年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当前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2020年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坐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举一反三
下表为l950年、l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
 
1950年
1952年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地主、富农
14.5
54.8
7.9
8.6
 
A.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探究新中国初期农村实行的土地改革和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出如下相同点,其中错误的是          (   )
A.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D.当时都普遍得到农民的好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2年底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
A.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被废除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在农村建立了土地公有制D.农民有了自己的私有土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彻底废除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是在(     )
A.1949年10月B.1952年底C.1953年底D.1956年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
① 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② 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 地占有者缺乏生产积极性 
④地主、富农残酷剥削农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