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图片一:1950年四川贫民分到了土地图片二:1980年农民领取包产到户合同书

阅读下列材料:图片一:1950年四川贫民分到了土地图片二:1980年农民领取包产到户合同书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湖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图片一:1950年四川贫民分到了土地

图片二:1980年农民领取包产到户合同书
(1)土地改革运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第一次: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第二次: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或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3)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粮食增产,解决了城市人口的粮食问题;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原料等。
1982年,中共中央发出的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该“一号文件”着眼于
[     ]
A.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B.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C.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宁夏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青海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①农民加人合作社

②人民公社食堂

③土地改革

④小岗村“分田到户”字据
2010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推出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新政策。“三农”问题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识读下列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材料一出自建国初期的哪一部法律文件?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下图为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标语牌。

(2)在1958年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材料中数据说明了什么突出的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3)是什么政策给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带来了实惠?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及身边的变化,就政府应如何制定农业政策谈谈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题
材料一:我国农村长期实行的是集中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在所有制上表现为“一大二公”;在经营方式上是“单打一”、“瞎指挥”;在分配方式上是“大锅饭”。
——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农民歌谣
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国农村开始实行的_________制度。
(2)材料二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国农村实行的_________。
(3)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对我国农村产生的不同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互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此措施有什么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最早出现在什么地方实行这种形式的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