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  )A.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巴尔干半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  )A.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巴尔干半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  )
A.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  B.萨拉热窝事件
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D.三国同盟的形成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个“火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在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枪***。这次事件使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的借口,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B符合题意,故选B项。
点评: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主张侵占塞尔维亚,他访问萨拉热窝是为了炫耀武力来威胁塞尔维亚,具有明显的挑衅行为,这可激怒了塞尔维亚人。1914年6月28日,当斐迪南夫妇检阅完军事演习,乘车回市政厅途中,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死,这就是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萨拉热窝刺***事件。
举一反三
通过改革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文明的国家的是
A.印度B.日本C.中国D.朝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无尽的痛苦。今天也存在一些让国际社会动荡不安的因素,特别在亚洲地区局势更加复杂和动荡不安,西亚地区冲突不断,时有局部战争。东亚国家之间的摩擦不断,有的国家已经剑拔弩张,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根本上来讲,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原因?罪魁祸首是谁?(2分)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和最惨烈的战役分别是什么?(2分)
3,“一战”给欧洲的帝国主义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刺激广大被压迫、被奴役国家的觉醒,中国在觉醒、变化。请问“一战”给中国的经济和思想带来了什么变化(2分)
4,“二战”的转折点是什么?什么事件把“二战”的规模扩大到最大?什么会议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有深远影响?(3分)
5,中国为“二战”作出了重大的牺牲,也有重大的贡献。列举两例中国为打败法西斯国家而作出的贡献(2分)。
6,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无尽的痛苦,当今社会你认为怎样处理国际事务才能最好的避开战争?(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缔约结盟的狂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欧洲大陆最具竞争力的大国是德、法、俄三国
B.帝国主义矛盾的焦点是巴尔干地区
C.美德的崛起迫使英国不得不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法、俄组成“三国协约”
D.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组成了由德国控制的“三国同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发生在一战中,因为战役及其惨烈,它的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该战役是( )
A.滑铁卢战役B.凡尔登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D.攻克柏林战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促使国际格局不断调整。某市九年级(1)班学生在对国际格局的变化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以下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问题一:殖民主义时期的分赃格局】
材料一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1)材料一中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是指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2分)
材料二

(2)材料二是在构建“战后和平制度”时签订的与中国有关的条约,以上两个条约对于中国问题的处理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1分)
【问题二:霸权主义时代的两极格局】
材料三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
(3)材料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对此苏联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2分)
【问题三:多极化趋势下的和平与发展】
材料四 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的原因有哪些?(2分)
(5)纵观当今世界,你认为各大国应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些什么?(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