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转引自黄安年《关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转引自黄安年《关

题型:湖北省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转引自黄安年《关于现代化概念和时限的若干思考》
材料二:(见下图)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材料三: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的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喂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中心是什么?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人民在谁的领导下进行奋斗?何时开始其第一个五年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什么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表明苏联发生了什么大事?毛泽东评价“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的依据是什么?中国也曾出现过“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的事件,它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上述材料有何认识?请发表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重工业;斯大林;1928年。
(2)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3)①农业集体化;②依据: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一些地方甚至把农民的家禽和家畜等完全收归公有,富农阶级成了集体化过程中的打击和消灭对象;③“大跃进”运动;背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农业生产有所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58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片面追求高速度的冒进倾向。
(4)国民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地发展,不能偏重于某一个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地调整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言之成理即可)
举一反三
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末的苏联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强盛的工业国
B.社会主义国家
C.完成任务农业集体化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领先于欧美各国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苏联第一、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的是           ,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由一个传统上的           变成了强盛的          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同时,苏联加快了实现               的步伐。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28年后,苏联为实现工业化重点发展的是    [     ]
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商业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
A.十月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苏联成立后
D.两个五年计划后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     ]
A.1919 年
B.1921 年
C.1928 年
D.1933 年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