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无关的是(   )A.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B.洛阳的地理位置优越C.为了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D.为了逃避北方的战乱

下列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无关的是(   )A.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B.洛阳的地理位置优越C.为了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D.为了逃避北方的战乱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无关的是(   )
A.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洛阳的地理位置优越
C.为了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D.为了逃避北方的战乱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洛阳的地理位置优越,为了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与逃避北方战乱无关,故选D。
点评: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除了迁都洛阳外,学生还要知道其主要内容是推行汉化政策,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北魏封建化进程。
举一反三
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措施包括(   )
①用汉姓       ②穿汉服        ③说汉话       ④与汉人通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材料二: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请回答:
(1)材料中的魏主指谁?(1分)
(2)材料一的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1分)
(3)材料二中魏主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1分)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迁都的原因是什么?(2分)
(5)除上述内容外,魏主还有哪些改革措施?(3分)
(6)魏主的这些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是
A.受到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扰
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扩大鲜卑族的势力和影响
D.接受先进文化,巩固统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
材料二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表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赖

丘穆陵

独孤

步六孤

贺楼

材料三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请回答:
(1)孝文帝改革是在什么样背景下进行的?(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材料三与孝文帝改革哪一内容有关?(5分)
(3)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4)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如何?(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汇入潮流篇 (6分)
56个民族56枝花,56个民族是一家。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在和平与战争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民族联系不断加强,最终形成一个大家庭!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
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人的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请回答:
(1)上述情境中,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2)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源于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1分)
(3)分析情境中“白鹭官”后人的变化,说明这次改革具有怎样的积极作用?(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