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动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A.竞争关系B.捕食关系C.合作关系D.寄生关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动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A.竞争关系B.捕食关系C.合作关系D.寄生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动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
A.竞争关系B.捕食关系C.合作关系D.寄生关系
答案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螳螂和蝉,螳螂吃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黄雀和螳螂,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其食物链是:树→蝉→螳螂→黄雀.
故选:B.
举一反三
植物多种多样的生殖方式,有利于植物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动物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是(  )
A.动物受环境的限制,环境不受动物的影响
B.动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C.动物决定环境的改变方式
D.环境对动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动物体不断地从周围______摄取食物,同时又将其食物残渣和代谢废物排到______中去,因此,动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也相应地改变它们周围的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植物固定空气中的______,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______,而植物为根瘤菌提供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5年,有好事者从英国带了24只家兔放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动物园中,后来一场大火烧毁了兔笼,幸存的家兔窜入荒野.现在澳大利亚有野兔40亿只,它们与绵羊争饲料,严重破坏了草原,给澳大利亚畜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
材料二:1999年我国昆明世博会期间,为严防危险性有害生物随参展物种传入我国,检疫人员运用了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来狙击生物入侵.美国于1996年通过一项议案,要求有关机构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监控.
(1)兔子在澳大利亚属于______,因其在澳大利亚没有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故兔子在澳大利亚没有______,加之澳州的气候和丰富的青草,使得野兔能大量______.
(2)野兔数量剧增是一种生态失衡,因为它______.澳大利亚政府为了控制野兔的数量,采用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各种办法,你认为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是______.
(3)从材料二可知,______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外来物种的引入,不但要看眼前的经济利益,更应认真评估______效应.同时,交通的发达和贸易的频繁,为______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必须加强边检部门的检疫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外来生物的入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