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请写出该食物网中的任意一条食物链______(2)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绿色植物进行的______作用.
题型:大理州难度:来源: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该食物网中的任意一条食物链 ______ (2)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绿色植物进行的______作用. (3)生态系统一般都由四种成分组成,图中只体现了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还有______和______. (4)若某种自然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中鼠类大增,短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鹰和蛇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而随着鹰和蛇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类的数量也会随之减少,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生物种类越多,这种能力就______. |
答案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食物网中的任意一条食物链:草→蝗虫→食虫鸟→鹰. (2)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绿色植物进行的 光合作用储存的光能. (3)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图中只体现了两种成分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未体现的成分还有 分解者和 非生物环境. (4)若某种自然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中鼠类大增,短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鹰和蛇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而随着鹰和蛇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类的数量也会随之减少,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我调节能力,生物种类越多,这种调节能力就 越强. 故答案为: (1)草→蝗虫→食虫鸟→鹰 (2)光合 (3)分解者;非生物环境 (4)自我调节;越强 |
举一反三
在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的湖泊中,存在着“藻类→小鱼→大鱼”这条食物链.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大鱼>小鱼>藻类 | B.藻类>小鱼>大鱼 | C.小鱼>藻类>大鱼 | D.小鱼>大鱼>藻类 |
|
阅读下列资料后,分析回答问题: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形容人们做事时常常顾此失彼.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乌旗牧区,“草肥水美”.牧民们世代在这里居住和放牧.在1960年以前的草原上还生存有狐狸、狼、野驴等动物.牧民为了不让狐狸、狼等把小羊羔吃掉,连续几年捕***狐狸、狼.1980年以后,狐狸和狼在这一地区最终消失了.人们发现成群的野驴也看不到了.但人们更加吃惊的发现原来美丽的草原也渐渐失去了绿色,有的地方暴露出了一块一块黄沙地.1985年后,国际上羊绒毛的价格一路上扬,牧民们放牧了大量的羊群.通过卖羊绒毛,增加了收入.虽然生活条件得了到改善,但是到了1995年的时候,在牧区的人们被迫搬家离了世代居住开草原,把家园让给了沙漠! (1)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有关的食物链:_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通过______在生物之间运输和传递的. (3)1960年前东乌旗牧区的生态处于______状态.成群的野驴虽然不是人们捕***的对象,其消失的原因是______. (4)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变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
写出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含的食物链:______. |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 )A.植物<食草昆虫<食肉动物 | B.植物>食草昆虫>食肉动物 | C.植物=食草昆虫=食肉动物 | D.不一定 |
|
在一个农田生态系统中,生活着田鼠、蛇等野生动物,若人们大肆地捕***蛇,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田鼠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 B.田鼠的数量会马上减少 | C.庄稼会减产 | D.蛇的数量会减少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