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七年级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个个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他们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相关知识后,利用课余时间,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下面是该小

某校七年级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个个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他们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相关知识后,利用课余时间,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下面是该小

题型:内江难度:来源:
某校七年级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个个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他们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相关知识后,利用课余时间,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下面是该小组同学在各自进行课外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在一次小组交流与讨论会上所做的归纳与总结,请认真阅读后完善其相关问题:

魔方格

(1)茜茜同学说,为了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我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
①在步骤2中,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______,这样设置后,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
②进行步骤5和步骤6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______.
(2)媛媛同学说,我到姥姥家吃枇杷的时候发现,树顶的枇杷比树冠下方的枇杷更甜.这是因为树顶的叶片可以接受更多光照,制造更多______.
(3)丹丹同学说,我在吃枇杷时发现,有的枇杷的果实内只有一粒种子,有的枇杷的果实内有多粒种子,枇杷果实内种子的粒数是由枇杷花的子房中含有多少个______决定的.
(4)旺旺同学说,我将图2甲所示叶片的主脉切断,在图2乙所示叶片的C处贴上锡箔,在阳光照射4小时,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后,A部分呈棕褐色,B部分呈蓝色,锡箔的位置不呈蓝色,以上实验能够分别证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
(5)西西同学说,已知白菜叶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我取甲、乙、丙、丁四片大小、重量相同的新鲜白菜叶片,作下表所示处理:再将四片叶置于通风处,5小时后称重,其重量从重到轻的顺序是______.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玉林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泸州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湖州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聊城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组别
涂凡士林部位不涂上表皮下表皮上、下表皮
(1)由图可知:该实验的方法步骤:1暗处理→2部分遮光后光照→3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4酒精脱色→5漂洗→6滴加碘液检验→7冲掉碘液观察叶色.
①部分遮光后光照: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
②步骤5和步骤6酒精脱色和漂洗加碘,碘遇淀粉变蓝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
(2)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充分利用光照,增强光合作用.枇杷树顶的叶片接受的光照多,光合作用旺盛,所以制造的有机物多,因此树顶的比树冠下方的枇杷更甜.
(3)在子房发育成果实的过程中,胚珠发育成种子,一个胚珠发育成一个种子.因此枇杷果实内种子的粒数是由枇杷花的子房中含有多少个胚珠决定的.
(4)甲叶把主叶脉切断,由于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这样甲叶的A处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了,因此在甲叶的A、B两处就形成以水分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实验的结果是B部分变蓝,而A部分不变蓝,说明B部分的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A部分因为没有水分,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此对照组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乙叶把C处遮光,D处不遮光,这样就形成以光照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而实验的结果是D处部分变蓝,说明见光的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未见光的部分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未制造淀粉.此对照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综上所述,甲叶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分,乙叶证明需要光.
(5)由分析可知,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叶片的上下表皮上都有气孔,其中下表皮上的气孔较多.由题意可知,甲叶片没处理,上下表皮都有气孔,水分通过气孔蒸发出去的最多,重量最轻;乙叶片上表皮涂上凡士林,丙叶片下表皮涂上凡士林,下表皮上的气孔较多,因此乙叶片蒸发出去的水分比丙的多,乙比丙轻一些;丁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水蒸气无法通过气孔蒸发出去,丁最重.因此其重量从重到轻的顺序是丁→丙→乙→甲.
故答案为:(1)对照   光    淀粉  (2)有机物 (3)胚珠 (4)水、光  (5)丁→丙→乙→甲
如图所示,把金鱼藻(活的)放在盛满清水的杯子里,用短颈漏斗扣住金鱼藻,漏斗颈上再套一个充满清水的试管,把上述装置移到光下,不久,试管内可以见到有______出现,这是金鱼藻进行______作用产生气体形成的.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该气体,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由此可知该气体是______.魔方格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部分叶片用黑纸片遮住的目的是(  )
A.便于操作B.产生淀粉更多
C.作为对照组D.作为实验组
雏鹰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的三个装置: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完全相同.

魔方格

(1)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前应该对植物进行的处理是:将植株放在______一昼夜.
(2)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把植物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分别将甲、乙、丙的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______,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4)甲、乙、丙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入碘液,叶片不会变蓝的是______.
(5)如果把上个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中培养液的水分分别减少了100mL、95mL、95mL.通过对甲、乙、丙中培养液减少的缘故对比分析,说明甲培养液比乙、丙培养液多减少的水分用于了植物的______.
(6)根据甲、乙两组实验得出结论,应用与温室里的植物栽培,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的______.
新鲜藻类水绵和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制成临时装片,用不同波长的光束照射水绵的不同部位.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由均匀分布变成如图所示分布.该实验无法得出(  )
A.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光的波长不同,光合作用强弱不同
D.560纳米左右波长的光不利于光合作用
魔方格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能用于探究光合作用(  )
①需要水;②需要二氧化碳;③需要光;④需要叶绿体;⑤释放氧气;⑥产生淀粉.
A.③⑥B.①⑤C.②③④D.⑤⑥
魔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