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1:背景 :在图1中,已知线段AB,CD。其中点分别是E,F。①若A(-1,0),B(3,0),则E点的坐标为________;②若C(-2,2),D(-2

小题1:背景 :在图1中,已知线段AB,CD。其中点分别是E,F。①若A(-1,0),B(3,0),则E点的坐标为________;②若C(-2,2),D(-2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题1:背景 :在图1中,已知线段AB,CD。其中点分别是E,F。
①若A(-1,0),B(3,0),则E点的坐标为________;
②若C(-2,2),D(-2,-1),则F点的坐标为_________;
小题2:探究: 在图2中,已知线段AB的端点坐标A(a,b),B(c,d),求出图中AB中点D的坐标(用含a,b,c,d的代数式表示),并给出求解过程;
归纳: 无论线段AB处于直角坐标系中的哪个位置,当其端点坐标为A(a,b),B(c,d),AB中点为D(x,y)时,x=______,y=_________(不必证明)。
运用:  在图3中,一次函数y=x-2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点为A,B。
①求出交点A,B的坐标;
②若以A、O、B、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利用上面的结论求出顶点P的坐标。
答案

小题1:背景:①(1,0),②
小题2:探究:过A,B两点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利用梯形中位线定理易得AB中点D的坐标为
归纳:………………………………………………………………………….6分
运用:①由题意得解得:。由题意得A(-1,-3),B(3,1)。②  AB为对角线时P(2,-2); AO为对角线时P(-4,-4); BO为对角线时P(4,-4);…………….10分
解析
探究①②正确作出两线段的中点,即可写出中点的坐标;
归纳:过点A,D,B三点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D",B",则AA"∥BB"∥CC",根据梯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得证;
运用:①解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即可解得两点的坐标;
②根据A,B两点坐标,根据上面的结论可以求得AB的中点的坐标,此点也是OP的中点,根据前边的结论即可求解
举一反三
若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为30cm,腰长为6cm,则它的中位线长为(  )
A.12cmB.6cmC.18cmD.9c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所夹的锐角为,较短的边长为12,则对角线长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BAD=∠BCD=900,BC=CD,E是AD延长线上一点,若DE=AB=3cm,CE=cm。

⑴试证明△ABC≌△EDC;
⑵试求出线段AD的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8,AD=6,点P、Q分别是AB边和CD边上的动点,点P从点A向点B运动,点Q从点C向点D运动,且保持AP=CQ.设AP=x.
小题1:当PQ∥AD时, x的值等于                 
小题2:如图2,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EF与BC边相交于点E,连接EP、EQ,设BE= 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小题3:在问题(2)中,设△EPQ的面积为S,求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x取何值时,S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 将长为2的线段QF的两端放在正方形相邻的两边上同时滑动.如果点Q从点A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滑动到点A为止,同时点F从点B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滑动到点B为止,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线段QF的中点M所经过的路线长为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